重磅利好突袭创新药板块!7 月 1 日发生了啥?后续又将如何?

创新药板块,迎来重磅利好!

7月1日传来最新资讯,我国国家医保局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该文件明确提出,将医保数据应用于创新药的研发过程,同时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增加对创新药的投资力度,并针对药品目录准入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

受该消息的推动,7月1日股市开盘后,涉及创新药物领域的股票普遍上涨,其中塞力医疗和贵州百灵股价双双触及涨停板,舒泰神股价上涨接近12%,热景生物股价亦上涨近10%。

券商分析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我国创新药物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与市场规模的扩大共同推动了创新药产业的趋势发展,对其未来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成果持乐观态度。

创新药板块迎来重磅利好

自5月中旬至今,创新药物相关股票行情稳健上升,尽管途中曾遭遇价格回调,但近几日市场又显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7月1日一早,创新药领域股票板块再次迎来上涨,至午间收盘,塞力医疗和贵州百灵实现涨停,舒泰神股价上涨近12%,红日药业涨幅超过11%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热景生物涨幅接近10%,一品红股价上涨近9%,荣昌生物涨幅更是超过7%。

利好消息能涨几天__重磅利好消息

从信息渠道得知,创新药物领域再度迎来了重量级的政策扶持。自7月1日起,我国国家医疗保障局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发布了《关于支持创新药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该政策提出了涵盖研发、准入、医院内使用以及多元化支付在内的五个方面共十六条具体措施,旨在对创新药物的全过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其中强调,应将医保数据应用于新药研发领域。需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方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优化医保数据资源的管理,促进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在保障数据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积极研究为创新药研发提供所需的医保数据支持。借助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对疾病类型、临床用药需求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深度分析,进而研发出满足创新药物研发需求的数据服务产品,助力医药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医疗单位等科学规划研发战略、合理安排研发项目,从而提高创新研发的效率。

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在创新药物领域的投资规模增长。倡导商业健康保险公司运用创新药基金等多种渠道,对创新药物的研发进行持续且长期的资金支持,以培育和积累对创新药物研发持耐心态度的资本。

提升医保机构对企业接待流程的优化,确保医保机构与新型药物研发企业间的沟通渠道顺畅,并针对性地强化新型药物进入药品目录的政策辅导。对于已由国家药品监管机构接受上市申请的创新药物,企业可同时申请医保机构提供的定点政策辅导。医保机构与企业可就药品目录准入中的关键规格、参照药物、支付范围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特别针对重大传染病、常见慢性病、儿科用药以及罕见病等关键领域,积极推动药物研发项目的具体执行,并不断优化跨部门协作的扶持体系。国家医学中心与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借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资源,助力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等围绕创新药物研发目标,进行科研攻坚。

促进创新药物迅速纳入指定医疗机构的用药范围。建议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在药品目录更新并公布后的三个月内组织药品讨论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药品配置或设立紧急采购的绿色通道,确保临床治疗需求得到满足,并保障患者合理用药的权利。严禁以医疗机构用药目录的规模、药品占比等因素为借口,对创新药物的使用和配备造成不利影响。医保目录中的谈判药品以及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中的药品,不受单一药品两种规格的限制。

倡导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将新药纳入其保障范畴,并激励企业及个人通过慈善捐助等途径助力经济困难群体获取新药。医保机构对符合要求的商业健康保险提供数据共享和结算服务等方面的协作支持,创新药在相关商业健康保险覆盖范围内使用时,其病例无需计入按病种付费体系,且在经过审核和评议程序后,相关费用将得到支付。

_重磅利好消息_利好消息能涨几天

机构: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迎来持续扩容

自今年起,创新药物的国际合作交易频繁发生。在五月,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了关于SSG-707的授权交易,总金额高达60.5亿美元,这一举动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短期内的情绪。根据医药魔方的统计,截至2025年1月至5月,我国创新药企的对外授权交易总额已经达到了455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去年同期的交易总金额。

招商证券指出,我国创新药物已跻身国际竞争行列,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共同推动了创新药产业的趋势性上涨,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该券商强调,创新药物走向国际市场,是供需双方共同成就的产业规律。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我国创新药项目已成功完成超过80项商务开发(BD)项目,涉及多种分子形式,范围广泛。观察跨国公司引入的交易量与交易额,我国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在2020至2024年间,国内创新药企的首付款额从5亿美元攀升至41亿美元,这一变化亦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药企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招商证券提出,创新药物产业及其投资周期,可以依据“产品发展路径、临床试验结果、产品市场表现”这一逻辑进行推演,市场行情将保持持续增长。在投资策略上,应遵循产业发展的趋势,寻找具备出海潜力的目标企业。产业趋势与创新药物发展的几大核心领域包括:一是新一代免疫治疗技术;二是ADC抗体药物偶联物;三是TCE双特异性抗体;四是针对慢性病的重大突破。

国联民生证券分析指出,创新药物的发展将逐步步入收获阶段。据预测,2025年将成为我国创新药物获得国际授权的关键时期。自2018年“4+7”带量采购政策实施以来,众多国内企业纷纷开始由仿制药转向创新药的研发,至今已历经7年。在这期间,这些企业已逐步步入收获期。其中,一些领先的创新药企业有望实现盈利,并转亏为盈。

湘财证券指出,2025年,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目录调整工作已正式开启,多元化的支付体系有望正式实施,我国创新药物的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该券商进一步表示,2025年,我国创新药产业可能迎来一个转折点,产业发展的动力将从资本驱动转变为盈利驱动,该板块将有机会吸引投资者关注,实现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