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创新药物相关指数普遍上涨,特别是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其年内涨幅已超过60%,成为投资者瞩目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创新药物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吸引了众多海外药企的频繁采购,这标志着我国新崛起的优势产业正展现出强劲的势头。
6月30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发布了对编制方案的修订,其中明确提出将CXO公司(即医药合同外包服务组织)从指数中排除,此举标志着该指数成为首个在编制过程中明确将CXO公司排除在外,并专注于创新药领域的指数。CXO公司专注于为制药和生物科技企业提供服务,包括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外包,但并不直接掌握创新药物的核心知识产权。通常情况下,该公司不承担新药研发的风险,亦不介入创新药物专利的研发过程,更不参与创新药物商业化成功后所获得的专利授权收益。
鉴于CXO与新型药物在商业运作模式及产业价值链分配方面有显著不同,恒生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指数在剔除CXO成分后,能更集中地反映创新药物领域的核心企业。该指数作为首批实现100%纯度的创新药指数,在目前跟踪的ETF指数中独树一帜,能够有效反映当前创新药物产业发展的动态趋势。
目前,在市场上,恒生创新药ETF(代码159316,联接基金A/C分别为024328和024329)独树一帜,它是唯一追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工具,能够帮助投资者轻松地进入港股市场,布局前沿的创新药企业。
依据新的编制规则,五家CXO企业将被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移除;经过调整,该指数的成分股将全部由创新药企构成;因此,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现已成为首批追踪的ETF指数中,纯度高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被排除的5只CXO公司股票,原本在指数中的占比约为20%,并且自年初起,它们的涨幅均未达到指数的整体水平。经过调整后的成分股,将更加集中于那些以对外专利授权作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创新药企业,从而更有效地展现出当前创新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通过剔除CXO相关股票后对指数成分股进行检验,自2023年指数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及2025年初,该指数的业绩表现均显著优于剔除前,其年化收益率超过30%,并且夏普比率也相对更高。
自今年起,众多跨国制药公司显著提升了在我国创新药物专利方面的采购力度,前五个月的采购总额已几乎触及2024年全年的采购规模。这些跨国药企在医药界内堪称最为专业和最具权威的投资者之一,他们的认可无疑彰显了我国创新药物在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力。因此,这也成为了今年初股票市场重新评估我国创新药物资产价值的关键依据。
从长远视角来看,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加速在我国购买创新药专利的动向预计将持续。在需求方面,这些跨国公司正承受着降低药品价格和专利权即将到期等多重压力,急切地寻求外部专利的采购;而在供应方面,我国创新药产业具有试错成本低、研发效率高等显著优势,其产品管线储备已位居全球第二,成为跨国药企专利收购的关键来源。
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与其盲目追求某个“爆款”项目,不如尝试通过投资ETF构建一个涵盖行业领军企业的投资网络。恒生创新药ETF(代码:159316,联接基金A/C:024328/024329)作为市场上唯一追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工具永川行政服务中心,能够帮助投资者轻松布局港股市场的领先创新药企。
除此之外,在A股市场领域,存在诸如易方达创新药ETF(代码516080)等金融产品,它们涵盖了创新药物产业的全部环节,并集结了包括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在内的众多A股市场创新药物领域的领军企业。
自然,在未来的医药投资领域中,机遇并不仅局限于新药研发。从基本面、政策导向以及估值水平等多个角度来考量,医药行业的各个分支领域普遍呈现出边际上的好转或是持续的上升态势。鉴于此,预计未来这些细分领域都可能出现投资良机,尽管投资时机和收益幅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医药ETF(代码:512010,联接基金A/C分别为:001344/007883)专注于A股市场医药卫生领域的领军企业,涵盖了化学药品、医疗服务以及医疗器械等新兴健康产业的重要分支,目前其规模已超过200亿元,在同类ETF产品中位居首位;而港股通医药ETF(代码:513200,联接基金A/C分别为:018557/018558)则专注于港股通范围内的医药卫生行业领军企业,包括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等核心领域,其最新规模已超过20亿元,在同类ETF产品中同样位居榜首。
易方达基金所管理的医药产品线布局已经相当完备,不仅涵盖了A股、港股以及美股市场,还包括了反映医药行业整体走势的指数型产品,以及具有较高成长预期的特定领域产品。这些产品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配置和交易需求。
易方达基金医药产品线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