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来临之际,公募基金上半年的业绩排名已全面揭晓。
记者观察到,在上半年期间,超过一百只基金的回报率超过了40%,其中最高回报率甚至超过了85%,以创新药为主题的基金占据了排行榜的首位。
从各类分类榜单的观察来看,无论是针对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抑或是被动指数型,收益表现优异的往往主要是聚焦于创新药领域的基金产品。
21只基金上半年的收益率超60%
WIND的数据揭示,截至6月底,众多公募基金中,有近千只基金(单独计算不同份额)的收益突破20%,其中超过百只基金的收益更是超过了40%,更有21只基金上半年的收益达到了60%以上。
观察这些基金,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归纳为两大类别:一类是专注于创新药物领域的医药主题基金,另一类则是以北交所为投资对象的专项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被动指数产品逐渐受到青睐,然而在这些排名靠前的基金产品中,多数仍旧属于主动管理类型。
19只普通股票型基金收益率超40%
从产品类别进一步分析,今年上半年,共有19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实现了超过40%的收益率,这主要得益于抓住了创新药行业的增长机遇。
尽管今年上半年这些基金的表现颇佳,然而审视其自成立以来整体表现,却发现部分基金亏损依然严重,以东吴医疗服务基金为例,尽管上半年收益率突破了40%,但自成立以来累积的亏损已超过30%,截至6月底,其单位净值仍低于0.7元。
16只偏股基金收益率超60%
继续观察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表现,我们发现上半年超过70只产品的收益率超过了40%,在这其中,有16只基金的上半年收益率更是超过了60%,而它们的主要投资领域则是聚焦在创新药物以及北交所板块。
再看灵活配置型基金,上半年共有6只基金的收益率超过40%。
23只被动指数产品的收益率超40%
此外,在被动型指数基金和增强型指数基金领域,上半年有23只基金实现了超过40%的收益,其中多数属于专注于创新药物、医疗保健以及医药卫生领域的主题基金。
与权益基金那引人注目的业绩相比,固收基金的回报似乎微不足道,然而实际上,固收基金所提供的却是波动较小的“稳定幸福”,这对于偏好低风险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其资产稳固的基石。
观察上半年数据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我们发现,在短期纯债型与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产品中,超过一百只基金的上半年收益率超过了2%;更有13只基金的上半年收益率超过了3%,这样的成绩同样值得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这13只基金全部是来自于中长期纯债基金。
22只“固收+“产品上半年收益率超10%
此外,近年来广泛提及的“固收+”类产品,主要涉及一级债券基金、二级债券基金以及偏债型混合基金等几类,据上半年数据统计,共有22只基金实现了超过10%的收益,其中最高收益甚至接近20%。
15只QDII上半年收益率超50%
在QDII领域,截至目前,最新更新的基金净值信息揭示,上半年超过80款产品的收益水平已突破20%大关,其中更有15只基金上半年收益超过了50%,而这些表现优异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创新药物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某些QDII产品的净值尚未更新至6月30日,故最终的排名或许还将出现变动。
总体来看,上半年权益市场机遇丰富,创新药等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相关基金普遍实现了可观的收益。然而,投资者需注意,主题型与赛道型基金的一大特征是波动性大,当市场风口来临,收益看似诱人,但若市场调整,波动幅度也会显著增大,因此参与需谨慎。
邓心怡,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指出:“在2025年下半年公募基金的投资中,一般投资者应先依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长期且理性的投资规划与资产配置。若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应优先考虑配置固定收益类基金,或是价值型、平衡型股票型基金。而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地提高科技主题等特定类型基金的比例,但需注意不宜过度集中。”此外,根据个人投资状况,建议采取定期定额的投资策略来配置那些波动性较强的基金产品,这样做有助于减轻选择时机的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