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易加增材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受理!12.05亿资金有何用途?

《科创板日报》于6月30日发布消息,记者陈俊清报道,上交所官方网站显示,杭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易加增材”)向科创板提交的首发申请已被上交所接收,计划募集的资金总额达到12.05亿元,而此次的保荐机构则是中信证券。

易加增材在招股书中透露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级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企业。该公司产品和技术已在航空航天、工业制造、科研教育以及消费电子等多个关键领域加速了应用和推广进程。

自主研发20余款3D打印设备

在上市条件的规定上,易加增材本次采纳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第2.1.2条第一款的标准,具体要求为:预估市值需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过去两年的净利润均为正值,累计净利润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或者预估市值同样需达到10亿元人民币,且过去一年的净利润为正,同时营业收入需达到1亿元人民币以上。

易加增材计划通过本次IPO筹集资金12.05亿元,其中,4.64亿元将投入北京易加三维金属3D打印的扩产工程,4.42亿元将用于杭州增材制造设备的产业化项目,1.87亿元将用于杭州研发中心的建造,另外1.12亿元将用于技术服务网络的建设。

image

在业绩方面,招股书中披露,易加增材在2022年至2024年的营业收入依次为2.47亿元、4.09亿元、4.71亿元,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则分别为2892.60万元、6858.15万元、9881.34万元,整体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

易加增材的主要收入渠道来自3D打印设备,这一业务板块的收入占比在2022年达到了92.89%,而在2024年这一比例上升至95.2%,显示出持续的增长态势。

在产品领域,易加增材公司成功自主研制了超过20种3D打印设备,并已达成批量生产目标。同时,该设备配备了能够全程监控的EP Hatch 3D打印工艺规划系统以及EPlus 3D控制软件。

该公司在大尺寸多激光3D金属打印领域,已逐步构建起较为显著的差异化技术优势。其在金属粉末床熔融打印设备的三轴打印尺寸方面,已成功突破米级大关。自主研发的超大设备EP-M1250,不仅荣获浙江经济和信息化厅授予的“省内首台(套)”称号,还得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认定,被誉为“国内首创”。

此外,2023年该公司推出的“EP-M1550超大尺寸金属增材制造系统”已成功获得浙江经济和信息化厅的认证,被誉为“国内首台(套)”。

从下游客户的角度分析,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易加增材在2024年所服务的五大主要客户分别是雷石智造、敬业增材、江苏仰望航天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航宇工业装备有限公司以及西安空天机电智,这五家客户的营收占比达到了38.17%。

在原材料采购领域,易加增材公司主要采购振镜、激光器以及机械加工件等关键材料,其供应商阵容涵盖阿帕奇(北京)光纤激光技术有限公司、SCANLAB GmbH以及高碑店市轶新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

营收规模及市占率均行业中间位置

易加增材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将EOS、3D Systems、SLM Solutions、GE Additive等公司视为海外的竞争对手,这些公司均源自德国和美国。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包括铂力特和华曙高科,这两家公司均已登陆科创板。

在国内同行中,易加增材的营业收入和市场占比居中。截至6月30日的收盘时点,铂力特和华曙高科的市值分别达到了161.87亿元和152.21亿元,而它们在2024年的金属设备营收分别实现了13.26亿元和4.92亿元。根据市场占有率数据,铂力特、华曙高科易加增材在2024年的设备收入中,分别占据了1.28%、0.74%以及1.03%的份额。

据调查,增材制造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一个核心环节,正逐步成为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过渡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增材制造的全产业链中,技术门槛和专利权主要集中在设备制造商手中,而这些增材制造设备则是推动整个产业链进步和创新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在2025年5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部门的增加值实现了5.8%的增幅。具体来看,3D打印设备的产量增长达到了40.0%,这一数据使得其继续保持在全国工业产品增速排行榜的首位。

根据Wohlers Associates的数据,2024年全球增材制造行业在下游应用方面,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行业以及能源行业。在这些领域中,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行业和能源行业是主要的应用方向,它们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依次为17.7%、11.1%、10.3%和8.4%。

《科创板日报》记者观察到,近期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的平均售价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据增材制造在招股书中披露,2019年至2024年期间,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的平均售价从九万美元增长到了三十一万六千九百美元,而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的平均售价更是逼近五十万美元。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设备向大型化方向的发展,以及设备单价的持续攀升。

目前,全球金属3D打印设备的市场销量相对较低,但每台设备的价格却更为昂贵,且其增长速度更为迅猛。据Wohlers Associates统计,2023年,全球工业级金属3D打印设备销售量达到了3793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4.40%。尽管非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表现不佳,全球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却依然呈现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

投后估值41.90亿元

观察易加增材的融资过程,根据财联社创投通提供的数据,这家公司已经完成了五次融资活动,在这些轮次中,B++级、B+级以及B级融资的金额均达到了数亿元之巨。

2024年12月尾,易加增材成功完成了新一轮的B++级融资,该轮融资的投资者阵容中涵盖了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等多家机构。在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易加增材透露,此次融资完成后,公司的估值已达到41.90亿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这家企业成功吸引了包括国投创合、亦庄国投、航发基金、中信建投资本以及中铝创新在内的众多国有资本的关注与投资。

image

在股权结构上,发行前,易加增材的实际掌舵者李诚和李健浩父子共同掌握了公司54.53%的股份。从机构股东的视角来看,通过股权的深层分析,我们发现先进产投、创和新材、创和基金是其中的主要机构投资者,它们分别持有3.58%、3.10%和3.01%的股份。除此之外,作为辅导机构的中信证券也名列股东之列,其直接持有的股份占比为1.34%。

李诚,生于1962年,拥有大学文凭,职称是高级经济师,是杭州永盛集团有限公司的创立者;他在1983年到1997年间专注于面料及其他纺织品的经营活动;自1997年11月起,他一直担任杭州永盛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此外,在2021年9月到2023年11月间,他还担任了易加有限的董事职务;而自2023年11月起,他又成为了易加增材的董事。

李健浩乃李诚之子,他于1991年出生。目前,李健浩正就读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硕士研究生项目。在此之前,他于2015年至2017年间,曾分别在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永盛控股工作。自2023年11月起,李健浩已担任易加增材的董事长一职。

_天润控股估值_父子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