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潜力巨大!2024年生产总值破10万亿,未来何去何从?

明日主题前瞻

新华社报道,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今晨举行,会议聚焦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深入构建以及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议题。会议强调,为了促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顶层规划,增强政策扶持,并积极倡导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身于海洋经济的成长之中。我们必须致力于提升海洋产业的实力与品质,扩大其规模,促进海上风电项目的规范化、有序化发展,推进现代化远洋捕捞技术的应用,培育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塑造具有海洋特色的旅游和文化目的地,以及推动海运行业的持续高水平发展。

点评:依据《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数据,2024年我国的海洋生产总值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首次超过了10万亿元大关。这一数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了7.8%的比重。在产业规模方面,海洋经济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部分。海洋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达到了11.5%,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政府在新发布的报告中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为海洋经济增添了新的内涵。天风证券分析指出,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驾齐驱,具备较高的增长潜力,特别是在深海装备制造、深海资源勘探等关键科技领域。

人民网报道,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硫化物固体电解质,该电解质不仅具备高导电率、高耐水性和良好的柔软性,而且有望克服全固态电池中固-固物理界面接触不良的问题。此外,新型高熵锂合金负极技术也实现了重大突破,利用这一技术制成的全固态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条件下,仅需一分钟即可完成充放电过程。研究团队计划在今年8月推出硫化物全固态动力电池的试制样品,同时将迅速过渡至量产技术,致力于在国内率先打造出10兆瓦以上的量产生产线。

证券时报强调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出色的低温工作性能以及固有的安全性等显著特点,已成为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国际尖端科技。掌握这项全固态动力电池技术,对于各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争夺战略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固态电解质作为全固态电池的核心和关键成分,我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持续致力于攻克这一关键材料及其核心工艺的技术难题。他们已经成功突破了硫化物全固态动力电池的产业化制备技术障碍。目前,团队正致力于优化整个生产流程中的工艺参数,以此加快硫化物全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化的步伐。

据界面新闻报道,谷歌与联邦聚变系统公司(简称CFS)签订的电力购买合同,为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核聚变能源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此举标志着核聚变能源领域内已成功签署的第二份电力购买协议。

中证报提到,从理论层面来看,核聚变过程不会产生持续存在的放射性废物,也不会排放二氧化碳,并且其能量密度极为巨大——仅需一小杯氢的同位素燃料,便足以为一个家庭提供长达数百年的电力供应。对于那些既要应对巨大计算能力需求,同时还要追求碳中和目标的科技公司而言,核聚变技术无疑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解决途径。

宏观、行业新闻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需推动海洋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并强化顶层设计。同时,应深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集中精力解决关键和复杂问题,并依照法律法规规范企业间的低价无序竞争行为。

《关于调整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以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已对外公布,现正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国家体育总局已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的《体育场馆公共安全通用要求》这一国家标准。

4、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通过首次测试。

5、广州首个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正式启动。

《上海市2025年电动自行车更新换购扶持办法》正式发布。

上海地区,参保人员若使用集中采购目录内的冠状动脉支架,其费用将完全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济南地区在下半年启动了首轮汽车消费扶持政策,该补贴总金额达到了1200万元。

9、小米上线青年公寓,月租金1999元。

禾元生物的首次公开募股申请在同一天获得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的批准,成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恢复实施以来,首家顺利通过审核的IPO公司。

宇树科技的智能机器人体验店在河南省的首家分店,已于丹尼斯大卫城隆重开业。

12、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预计2026年面世。

我国首艘具备200TEU装载能力的纯电动智能远程操控集装箱海船,预计将于明年开始在青岛港航线上投入使用。

SK海力士公司有望为英特尔的AI芯片Jaguar Shores提供HBM4产品。

行情回顾

晚报微报__晚报标题

主题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