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发布的研报指出,我国电力消费的构成正迎来历史性的转变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的比重已上升至边际增长量的半壁江山,这一变化使得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减弱。2025年,火电行业所承受的新能源替代挑战或许已达到顶峰,而煤炭价格自6月20日起步入旺季上升通道。在供需关系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其价格底部特征日益明显,预计将出现反弹,并有望形成620至650元/吨的新价格区间。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观察全社会电力消耗的构成演变,我们可以发现电力主导产业的演变趋势,同时经济对电力的作用正逐渐减弱。
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尤其是制造业领域)已成为推动电力需求上升的关键因素;这一现象,鉴于制造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紧密的联系,也使得市场形成了经济与电力需求高度关联的固有认知。自2018年起,该行注意到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即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之比)迅速上升,从历史平均水平的1左右增至1.3至1.4。这一变化背后,揭示了用电结构正经历着划时代的转变。其中,第三产业(尤其是新能源车充换电、人工智能等领域)以及城乡居民用电(电气化率提高)在2024年已占据边际用电增量的一半以上。电力需求的抗风险能力在增强,而与经济的直接相关性则在减弱。
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仅增长了2.5%,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暖冬天气导致的城乡居民用电需求减少;与此同时,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对火电行业造成的压力,可能是近年来最大的。
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了6.8%的显著增长,然而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增速却降至2.5%,增幅明显放缓,且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于,暖冬气候使得城乡居民的用电增速仅为1.5%,较2024年的10.6%大幅下降。该行监测发现,在4月至5月期间,随着气温的升高,城乡居民的用电量单月增长速度迅速回升至7%和9.6%,这一现象也促进了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或许预示着第一季度将成为全年用电量增速的最低点。然而,由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的减缓以及2024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25年1月至4月期间,火力发电量同比下降了4.1%,这对煤炭作为火力发电主要燃料的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压制。短期内,随着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的逐步回升,火力发电在5月份实现了1.2%的正增长,或许标志着全年最严峻的挑战已经渡过。然而,从中期来看,光伏行业的430、531新政将使得未来新增装机项目的收益率显著降低,新能源装机的高峰可能出现在2024年。随着需求端稳定增长,新能源对火力发电的替代压力有望减轻,火力发电面临的中期最大压力预计将在2025年显现。
煤炭此轮基本面或清晰,价格拐点就在当下
6月20日,随着港口煤炭价格在旺季市场期待中逐渐攀升,这一现象背后实际上揭示了自5月份以来供需状况的持续向好。该段落前文已提及火电需求已触底反弹,然而在供应方面,全国产量在4月至5月期间环比第一季度明显减少,这整体反映了由于港口价格跌至每吨650元以下,行业经济性促使了自发性的减产;再加上进口环节在1月至5月期间表现出的确定性缩减,预计全年总供给将保持稳定,但有所下降。该行观点认为,煤炭市场当前正处于周期性下跌阶段,而供需关系已迅速改善,底部形态变得明显。对于夏季用电高峰期的价格反弹持乐观态度,并预测后续价格将稳定在620至650元每吨的区间。
风险警示:预期之外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大量进口煤炭涌入市场、供应量超出预期大量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