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对铜进口征50%关税!有色金属板块今日缘何暴跌?

特朗普宣布将对铜进口实施高达50%的关税,导致今日(7月9日)有色金属板块表现疲软,跌幅位居各板块之首。中证有色金属指数涵盖的有色金属行业领军企业中,60只成分股中55只下跌,1只持平,仅有4只上涨。在权重股方面,“铜茅”紫金矿业跌幅超过4%,洛阳钼业跌幅更是超过5%,山东黄金的跌幅也超过了2%。

在热门ETF领域,专注于跟踪中证有色金属指数的有色龙头ETF(代码159876)在交易场所内价格曾一度下滑2%,最终收盘时下跌1.66%。然而,该ETF在交易过程中频繁出现溢价区间,收盘时的溢价率达到了0.23%,这表明买入资金的实力较强,甚至可能存在部分资金在股价下跌时进行布局的情况。

从长远视角观察,该有色龙头ETF(159876)自本轮低点(4月8日)至今,累计涨幅达到17.85%,显著超过了沪指(12.80%)以及沪深300(11.20%)等主流宽基指数的表现。

_逢8必跌逢9_碳关税开始征收

数据依据Wind提供,所涉统计时间段为2025年4月8日至2025年7月9日。特别说明,中证有色金属指数在过去五个完整的年度中,其涨跌情况如下:2020年涨幅为35.84%,2021年涨幅为35.89%,2022年跌幅为19.22%,2023年跌幅为10.43%,2024年涨幅为2.96%。该指数成分股的构成会依据编制规则进行相应调整,而这一调整的历史业绩回测并不能作为预测该指数未来表现的依据。

在消息层面,据当地时间8日的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可能对进入美国的铜产品征收高达50%的额外关税。有行业专家分析,一旦这一关税政策得以实施,美国众多行业,它们的生产活动高度依赖铜,其成本将显著增加;同时,此举也将对全球铜市场的供应链造成显著的冲击。

市场分析师指出,对铜这一金属征收额外税费的效用有限,从某种角度看,铜也具备类似一般等价物的特性。全球各国普遍不对黄金征收关税,这是因为黄金具有货币属性,进口黄金实际上等同于他人赠予财富。尽管铜的硬度和黄金相比略逊一筹,但它在国际上仍被视为第二硬的货币金属。

国泰海通证券曾指出,从全年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工业金属的供应面仍然较为紧张。与此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引发的资源争夺战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供应面的不确定性。而且,预计下半年国内外政策环境将维持相对宽松的态势,在这种环境下,工业金属的价格或许会呈现偏强的走势,板块在震荡中迎来布局的良机。

在黄金领域,我国中央银行已连续八个月进行黄金的“增加”操作。据国元证券分析,支撑长期金价的因素,如央行购买黄金、货币去美元化趋势以及通货膨胀风险,依然保持稳定。华福证券强调,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多变,但黄金作为长期投资的吸引力并未改变。此外石家庄市神兴小学,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再次升温,这为黄金价格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撑。从长远角度看,在全球关税政策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下,避险及抗通胀的投资策略依然是黄金市场交易的核心,其长期投资价值并未改变。

2025年下半年将至,国投证券对黄金、铜、稀土的投资前景持乐观态度,他们预测黄金将因美元信用度下降及美国降息预期增强而获益,并看好其价格持续攀升至新高。同时,铜的冶炼原料供应受到限制,但其需求却展现出长期稳定性,因此看好铜价将稳步上升。在出口逐步放宽、需求持续增长以及供应保持刚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稀土价格预计也将迎来上涨趋势。

观察估值数据,截至6月底,中证有色金属指数的市净率仅为2.24,这一比率处于其上市以来历史分位点中的34.45%低位,比中证有色金属指数上市以来周频市净率的中位数2.52还要低,显示出较低的估值水平,因而具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

_碳关税开始征收_逢8必跌逢9

未来产业「金属心脏」,现代工业「黄金血液」!依据申万三级行业分类,截止至6月30日,有色行业龙头ETF(代码159876)及其关联基金(A份额:017140,C份额:017141)所跟踪的中证有色金属指数中,铜、黄金、铝、稀土、锂等行业在指数中的权重依次为26.1%、16.3%、15.8%、8.5%和7.7%。相较于仅投资于单一金属行业,这种配置有助于风险分散,因而非常适合作为投资组合中的组成部分。

_碳关税开始征收_逢8必跌逢9

风险提示:本基金(159876)及其关联基金(A类:017140,C类:017141)系被动型投资工具,紧密追踪中证有色金属指数。该指数的基准日设定为2013年12月31日,并于2015年7月13日正式对外公布。指数的成分股会依据既定的编制规则进行定期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数过往的业绩回测结果并不能作为其未来表现的可靠预测。本文所述指数成分股仅供参考,个股介绍非投资推荐,亦不反映管理人所辖基金的具体持仓及交易情况。该基金风险评级为R3,即中等风险,适合C3平衡型及以上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具体匹配意见以销售机构提供为准。本文中呈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个股信息、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以及任何形式的表述,仅供读者参考。投资者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时,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此外,本文所表达的观点、进行的分析和预测,均不构成对读者的投资建议,亦不承担因读者使用本文内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投资于基金存在风险,过去基金的表现并不能预示其未来的走势,同时,基金管理者所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能作为当前基金业绩的可靠担保,因此在进行基金投资时,投资者需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