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24时,国内成品油价继6月两次涨价后再次迎来上调。
观察我国成品油定价体系永川行政服务中心,其核心依据为国际原油价格在十个工作日内的加权平均值,并与前一周期相同指标进行对比,从而计算出价格变动的比率。因此,我国成品油的销售价格每十个工作日将进行一次调整。
从7月1日往回推算十个工作日,便是6月17日,这一时间段恰与以伊冲突的日期有所重叠。国投期货的中级分析师王盈敏指出,在此期间,由于中东地区的局势紧张,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直到6月24日以伊双方“停火”,国际油价才大幅缩减了因地缘政治因素而产生的溢价。在本轮调价窗口期间,原油的综合变动幅度大约为5%,这一变动依然对国内成品油的调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柴油成本的增加,物流运输企业的利润受到压力,它们有可能将成本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经计算预测,7月1日起,汽油和柴油价格将分别上涨235元/吨和225元/吨。具体来看,92号汽油、95号汽油以及0号柴油的单价每升将各自增加0.18元、0.19元和0.19元。以92号汽油为例,若将50升油箱加满,消费者需额外支付9元。
观察今年上半年的成品油价格变动,国家发改委已经进行了10次价格调整,包括5次上调和5次下调。到了6月底,上半年的价格调整结果显示,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降了330元和315元。
这意味着即便7月1日成品油价格有所提升,但全年的成品油价格总体上仍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五个月,消费品价格指数CPI累计下降了0.4%,这一降幅比去年年末增加了0.3个百分点。根据CPI的调查范围,它涵盖了食品、烟草、酒水、服装、住房、日常生活用品与服务、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化、娱乐以及医疗保健等八大类别,其中成品油被划归为交通通讯这一类别之中。
王盈敏提到,连续提升成品油价可能对CPI的回升产生影响,但她指出,CPI的波动是由多个决定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理论上讲,成品油价格上涨可能会通过影响交通运输等行业,进而对某些分项产生影响,并最终反映在CPI指数上。然而,其他分项价格也受到各自独立因素的影响,所以CPI的走势并不总是与成品油价格变动同步。
王盈敏强调,成品油价格上涨对消费品及服务的传导存在一定的时延。此外,本轮油价上涨主要源于原油受地缘冲突影响而出现的脉冲式上涨,而随着地缘冲突的缓解,油价已迅速大幅回落,地缘溢价已基本消失,市场重新回归基本面主导下的承压态势。因此,CPI的实质性回暖需依赖于内需的复苏,不能简单地将成品油价格上涨与CPI回暖直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