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到民调,李在明正在带领韩国走出此前三年的混乱期。
7月3日,正值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宣誓就职一个月之际。当天上午,李在明召开了上任以来的首场记者招待会,就韩国经济走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以及中韩两国的外交关系等众多焦点问题进行了回答。
央视新闻报道,3日,李在明在致辞中强调,自他上任起便致力于全面修复受损的民众生活。他指出,上任伊始便发布了首个指令,即组建“紧急经济审查特别小组”,旨在汇聚智慧,挽救民生经济,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李在明强调,在当前阶段,国家财政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政府已编制了追加预算方案。同时,政府敦促国会尽快审议并通过这一预算案,以期推动经济回暖并激发民众的消费热情。
一个月前,李在明在共同民主党候选人身份下,以49.42%的得票率,即1728.75万张选票,成功脱颖而出,领先于得票率第二的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约8个百分点。自此,李在明正式就任韩国第21届总统。自执政以来,李在明一方面积极着手组建内阁,另一方面对韩国的政治经济议程进行了重新调整。6月26日,李在明在国会进行了他上任后的首次施政演讲,详细描绘了韩国未来五年的政治经济蓝图。
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同时也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的詹德斌向第一财经透露,在人事任命和政策推进的各个环节,李在明始终坚守他之前所承诺的“实用主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特别是在外交领域,他未来在平衡与务实主义外交方面的实践能走多远,是一个值得关注并观察的方向。
Realmeter这家韩国民调机构在6月3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李在明的执政表现,民众的满意度高达59.7%。
稳步推进组阁“团结”竞争对手
央视新闻报道,3日,李在明提出,将依托稳固的韩美联盟、紧密的韩美日协作以及加快改善韩中及韩俄双边关系,致力于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实施“务实外交”,全力维护和平与民众生活。
詹德斌指出,在对外交往方面,李在明有望将韩国的外交方针从之前的偏颇的“单边倾斜”调整至一个更为均衡的态势,这样的转变对于中韩两国的关系而言,无疑是一个相当有利的时机。
在过去的将近一个月时间里,通过梳理公开资料,可以发现中韩两国在经贸、政治以及人文等多个领域保持着紧密的交流与合作。
7月1日,我国外交部亚洲司的负责人刘劲松与韩国外交部负责东北亚及中亚事务的局长姜英信,在韩国的首尔市进行了新一轮的中韩外交部亚洲司长间的机制性会谈。双方就当前形势下的中韩两国关系以及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6月23日至27日,在韩国首尔成功结束的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第十二轮谈判,围绕跨境服务贸易、投资准入、金融服务开放以及负面清单管理等关键议题展开。双方经过多轮的深入磋商,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这些共识为构建更高层次的双边经贸合作框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之前,韩国的文化、体育和观光部门已经预估,将在第三季度开始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免签政策。
目前,李在明正加快对新政府人员任命的步伐。据最新消息,韩国国会于3日下午完成了对国务总理金民锡的任命程序。金民锡,一位曾在清华大学深造的学者,曾是共同民主党最高委员会的成员,他被认为是李在明的重要助手和得力支持者。
韩国学者金允俊向第一财经透露,新组建的政府中,李在明政府的首批部长名单已经大致确定。这些人选总体上都在预期之中,反映出李在明政府急于推进政府核心工作的意图,特别是在韩国执政党内“亲李在明”派系占据主导地位的大背景下。
他记忆犹新的是,在维持尹锡悦政府原有官员的基础上,例如将大选对手金文洙安排至内阁外委员会担任职务,此举既体现了团结的基调,又巧妙地规避了未来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登上讲台后,李在明坚持己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对先前因实施戒严措施而遭到弹劾的前总统尹锡悦进行公开审判。在李在明就任的次日,即6月5日,韩国国会以压倒性的194票支持、仅有3票反对的票数,强行通过了《内乱特别调查法》、《金建希特别调查法》以及《蔡上等兵特别调查法》。
自6月28日特检组首次向尹锡悦发出传唤通知后,尹锡悦多次拒绝出席庭审。2日,其辩护团队宣布,他们将于5日上午遵照独立检察组的传唤,前往首尔高等检察厅接受内乱案件的调查。独立检察组已向尹锡悦一方告知,若其未按要求到案,将被视为拒绝调查,届时将满足向法院申请签发拘留令的条件。
詹德斌向第一财经透露,观察前总统文在寅执政初期民意调查的波动,韩国社会中的保守派与进步派之间的分歧已变得根深蒂固。他进一步指出,若李在明能够持续展现出积极的姿态,例如与保守派保持对话,那么或许能够促使部分保守派人士产生共鸣。他同时指出,对于国务总理职位的选定以及三大特别检查法的推进,无疑将加剧保守派阵营的危机意识,而李在明若想缓解韩国国内外的对立情绪,实非易事。
力挽陷入危机的韩国经济
李在明接手的韩国,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在之前的演讲中,他详细阐述了韩国的经济问题。他指出,韩国经济正面临严重危机,投资和消费均出现下滑。同时,国际形势,尤其是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变化,为韩国经济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而去年底的紧急戒严措施,更是对原本就艰难的经济状况造成了致命打击。
韩国中央银行发布的数据表明,韩国在2024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2%,这一数据未达到之前的预期目标。同时,该国2025年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下降,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1%。这标志着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首次经济缩减。在此背景下,韩国央行对2025年全年的GDP增长预期进行了大幅调整,将原先的1.5%下调至了0.8%。
自今年起,韩国中央银行已实施四次调低利率措施,目前利率已降至2.5%,这一水平是自2022年8月以来的新低。
面对经济挑战,李在明牵头推出了总规模高达30.5万亿韩元(相当于约1611亿元人民币)的追加预算计划。他详细说明了,该追加预算计划涵盖了四个主要方面:一是发放面向全民的消费券以刺激消费,二是增加投资力度,三是支持个体经营者和弱势群体,四是确保财政稳定。此外,李在明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加大了对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前沿领域的投资力度,同时也在推动生物技术和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并积极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詹德斌指出,在经济政策领域,李在明继续推行了他在野党时期所倡导的一系列政策,诸如主张实施积极的财政策略等。当时他身为在野党的领袖,而今身为总统,他首要的任务便是实施自己的经济政策。目前李在明所推行的经济政策,可以说是从共同民主党党首到总统候选人再到总统这一过程中,政策主张的一贯延续。詹德斌如是分析。
得益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韩国股市在近期持续强劲上涨,屡创新高。特别是6月24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自4年前以来首次突破3100点的关键阻力位。
3日,李在明在记者会上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行了讨论。据新华社的消息,他称与美国的关税协商过程异常艰难,对于能否在7月8日之前达成协议,他表示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双方对于各自所追求的目标都缺乏明确的认识”。与此同时,李在明承诺将竭尽全力争取在7月8日之前与美国签订协议,并在谈判中力求实现以韩国国家利益为核心、既实际又互利共赢的成果。
詹德斌向第一财经透露,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李在明政府所面临的挑战颇为严峻。李在明总统不断向美方争取更多谈判机会,因为他是在一个月前刚刚履新,目前正忙于组建内阁。实际上,与特朗普政府进行关税谈判的,大多是尹锡悦政府时期留下的人员,这导致谈判无法充分反映李在明政府的真实意愿。他解释说,关键在于特朗普政府是否愿意提供更多的时间缓冲,否则这对韩国来说无疑将带来巨大的冲击。
詹德斌也明确指出,正如李在明所说,韩国对于谈判并无迫切需求,他们更倾向于观察日本、欧盟以及美国之间的谈判进展。毕竟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对韩国来说,日欧两国在美国市场上是其强劲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韩国政府期望利用自身的特殊状况,向特朗普政府争取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