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次举办的经济发展大会不久前在南京成功举办,华伦天奴美妆的全球概念店以及Golden Goose的全球首家旗舰店等众多国际知名项目纷纷宣布在南京扎根。南京凭借其精准的政策制定、文化的融合能力以及产业的创新性等显著优势,正在逐步成为品牌首发的热门之地,同时也在重新塑造着其商业格局。
政策组合拳筑牢首发经济新底盘
南京何以成为战略布局中的首要选址?其背后闪耀的业绩,得益于南京政府的大力资金支持以及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坚实保障。该市对首店设立提供最高200万元的补贴,对新品首发活动也有最高150万元的补贴,近年来已累计落实超过千万元的扶持资金。南京市商务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政策制定已成功实现从“首店集聚”向“全链条赋能”的跃升,具体表现为:设立了新品通关的“绿色通道”,构建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快速响应机制”,培育了新街口等首发载体的集群,同时与行业协会携手打造了“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
省商务厅副厅长吴海云在分析中指出,南京不仅是一个展示品牌形象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键平台,而且也是探索新型运营策略的先锋地区。凭借其拥有千万级国际机场和亿吨级深水港的优势,以及作为华东地区最大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南京极大地缩短了合作距离,创造了发展良机。这不仅为首发经济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客流和商机,还为品牌的入驻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南京市鼓楼区副区长金学春透露,对于每个首店项目,我们都设立了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档案,并且细节至极,包括商标注册和客流疏导方案。他进一步指出,未来将迎来一系列商业项目的全新亮相,其中包括华贸中心、曼度·乐福里、新城市广场二期以及南京尚悦天地,这些项目的总体量预计将超过35万平方米。王洪涛,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他指出,南京已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首发大会,这一举措正在促进政策、平台和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产生了化学反应。这不仅给南京的商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彰显了南京在首发经济领域的强大吸引力和广泛影响力。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南京的首发经济有望实现从“首店数量集聚”向“产业生态赋能”的质态提升。
政策效能通过企业的实际应用得到了形象的体现。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品牌陆续落户南京,这些“全球首家门店”的挑选背后,彰显了南京“一店一策”个性化服务的精准推动。截至目前,南京已成功吸引了1200多家首店入驻,实现了全球一线品牌覆盖率的95%。如今,首发经济已不再仅仅是“商业秀场”,它已进化为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的“创新引擎”。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本土品牌不断焕新并与赛事经济深度融合,南京首发经济的下一波增长动力正在迅速积累。
矩阵升级激活品牌消费新势能
在超过1200家首店构建的商业版图中,南京正描绘着“国际品牌秀场”与“本土品牌苗圃”的双向故事。近期,本土品牌圣可尼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局”为灵感,举办了名为“金陵图”的时装首秀,国风联名款在悠扬的唱腔中惊艳登场。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圣可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订货量同比增长了20%。
泸溪河的桃酥声名远播,遍布全国,而孩子王的母婴生态服务已覆盖成千上万家,南京超过两千家本土品牌正借助首发经济的力量,实现从地方到全国的华丽转身,持续刷新外界对这座城市商业地位和时尚形象的认知。南京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南京在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以及金陵STYLE浪漫中心等地成功创建了“金陵品牌创新集聚区”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此举促进了本地经营者经济与首店经济的生态融合。这种融合催生了诸如拾叁茶红楼梦主题饮品、红山动物园文创等创新项目,让本土品牌不再仅仅局限于“地域特色”,而是转变为“文化IP首发平台”。
南京的“首店能级”被中商数据联合创始人周长青以一组数据进行了详细剖析,其中包括全球首店4家、亚洲首店4家以及中国首店62家,此外还有超过200个海外品牌是首次在此落地。在他眼中,一座城市若想吸引首发经济,必须拥有多样的城市基础设施、高度成熟的商业圈、深厚的本地文化资源以及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在这方面,南京在历史文化的转化利用、商业设施的发展水平以及交通枢纽的辐射能力上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然而,在多个商业圈协同运作以及消费路线规划方面,南京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
载体矩阵的布局特色为品牌的成长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德基广场、南京IFC等成熟的商业区贡献了超过30%的新首店增长;JLC金陵中環凭借“艺术与商业”的定位吸引了前沿品牌;而玄武招商花园城等区域则促进了“首店与社区”的融合,实现了16.1%的首店增长。这种“多中心、全层级”的载体网络,为Golden Goose的潮流首演与德国ALDI奥乐齐的社区首店提供了合适的展示平台。INYOU GALLERY艺术空间的主理人仲丹妮指出,她位于华贸中心的1000平方米艺术展览馆,正逐渐成为本土设计师品牌的发布舞台。这种商业与文化的结合,为新品的首发展示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跨界融合重塑首发经济新生态
云锦图案与Maison Margiela的高级定制相遇,苏超热潮催生了邮政产品的周边市场,南京的首发经济已经超越了商业行为的局限,构建了文化驱动、体育融合、产业协同的崭新生态,并对“首发经济”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重新界定。
体育与首发相结合,催生了新的消费领域。趁着“苏超”的热潮,江苏邮政推出的“苏超联赛‘十三太保’亚克力地图冰箱贴”迅速成为热销产品。该产品将南京盐水鸭、无锡水蜜桃等13种地域特色磁吸配件巧妙融合,既实用又充满趣味。与此同时,帆布包、明信片等周边产品也同步上线,在“南京微邮局”引发了线上抢购的狂潮,成功地将赛事的关注度转化为消费动力。
文化赋予品牌独特性,助力打造首发的创新IP。Dior将金陵绒花的精湛技艺融入毛绒帽的设计之中,Maison Margiela则推出了以云锦为灵感的手袋,这些国际大牌与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界合作,凸显了南京首发场景所独有的文化识别度。周长青分析指出,南京深入挖掘“千年文枢”的文化积淀,成功打造了独特的“文化赋能首发”模式。
艺术展成为首演的舞台。江宁织造博物馆的《大梦·红楼》沉浸式展演已超过百场,吸引了上万名观众的关注;中文原创音乐剧《宝玉》进行了全球首演,并开启了巡演之旅;德基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了Beeple的全球首展……南京市政府通过提供补贴,促进了近千项、数千场艺术展演和剧目的开展,使得文化博物馆和艺术剧目成为了首发经济的优质平台。
首发经济的吸引力源自“首”字这一核心,然而,仅凭“首”字并不能长久保持优势。从消费领域到产业领域的价值提升,共同构成了南京首发经济的强大竞争力。例如,深蓝S07的欧洲首批订单正式投产、长安马自达的纯电动旗舰车型进军欧洲市场,这些南京制造产品的全球首次亮相,与消费端的首家门店的首场展示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南京市商务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我们所倡导的首发经济并非仅仅是‘流量盛宴’,而是依托于政策的精确性、文化的融合能力以及产业的创新性,构建的一个综合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