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众机构预测,沪指今年首次站上3500点。
进入下半年伊始,我国A股市场展现出强劲的走势,上证指数不断波动上升。7月9日早晨开盘,上证指数回升至3500点,刷新了全年的最高纪录。尽管在午后市场出现了一次下跌,跌破3500点,但自年初以来,A股市场整体涨幅依然可观,累计上涨了4.22%。
近段时间,上证指数不断攀升至3500点关口。特别在2024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回暖和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变革,上证指数不止一次地越过了3500点大关,并在10月份达到了3674.40点的最高点。
对今年下半年的展望,多数机构持积极态度,它们普遍觉得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所增强,预测A股市场将持续稳健上升。
沪指重返3500点,传媒板块领涨
7月9日当天,上证指数曾短暂回升至3500点大关,A股市场在午盘时段出现了波动与调整。与此同时,深证成指转为下跌,创业板指的涨幅也明显收窄,仅剩0.16%。最终,在收盘时刻,上证指数略微下跌了0.13%,报收于3493.05点。
观察行业表现,传媒领域股价领涨,其中锋尚文化、中文在线、华媒控股、欢瑞世纪等股票实现涨停,百纳千成、掌阅科技涨幅超过6%;而农林牧渔、商贸零售、食品饮料等行业板块也呈现上涨趋势;在概念层面,大唐系指数涨幅超过6%,有研系指数大幅上涨4%,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此前涨幅明显的中船系、稀土、GPU等概念则出现了较大跌幅。
市场对于A股的上涨趋势已有充分预期。众多证券公司在发布的中期策略报告中,对下半年的A股走势表现出积极的看法,他们觉得市场的风险偏好已经有所增强,预计A股在下半年将继续在震荡中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
鹏扬基金的高级策略分析师魏枫凌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上证指数已刷新今年以来的最高点,北证50和中证2000指数也接近了历史高位,整个市场的日均成交量维持在万亿元规模之上,显示出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得益于平准基金的支撑作用以及低利率的宏观经济环境,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有望实现稳步上升,这一趋势具有较高确定性。
随着A股市场的攀升,7月6日,中信证券在发布的分析报告中兴奋地指出,“市场氛围已逐渐接近2014年年底时的景象。”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目前市场所缺少的仅是那一触即发的推动力,这或许源于中美两国政策的超常预期,亦或是科技行业的重大变革。”
中信证券分析称,当前市场状况与2014年末的情形有所相似,投资者在港股、小微企业以及产业领域已感受到了显著的盈利效应,新发行的产品也开始呈现出温和的复苏迹象;非金融行业的盈利预期接近底部,投资者的耐心有所增强,但信心尚需进一步恢复;反内卷化和刺激内需已成为政策明确的目标,具体政策的推出和思路的调整只是时间问题,“十五五”规划或许会呈现出新的政策方向。
申万宏源在其最新的策略周报中提到,那些专注于基本面趋势的投资者普遍持谨慎态度,而围绕预期指数冲高的博弈也已经显现。近期A股市场展现出强劲势头,促使市场更多地关注长期积极因素,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的基本面预期和赚钱效应的累积尚未达到牛市水平。2026至2027年将构成牛市的关键阶段,预计在2025年的第四季度,指数有望实现实质性突破,而在此之前,即2025年的第三季度,市场将保持在中枢位置附近,呈现偏高的震荡态势。
热议A股下半年,市场关注三大主线
近段时间,上证指数屡次逼近3500点大关。在2021年,该指数在3500点附近频繁震荡,甚至最高攀升至3731.69点。2022年与2023年间,上证指数数度逼近乃至暂时越过了3500点的关卡;进入2024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回暖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改造,上证指数多次成功跨越3500点大关,并在10月份达到了3674.40点的最高点。
魏枫凌指出,今年下半年,市场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我国在科技和军工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其次,经济层面,国家财政补贴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效果迅速显现;再者,国内企业为应对美国关税,加快生产和出口,这也对短期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三点涉及资金,自央行实施降准降息政策以来,市场上各类理财产品的利率普遍出现系统性下调,从而降低了投资股票的成本。第四点关注政策层面,大基金三期的设立显示出我国在科技自主可控方面的持续努力,而针对“内卷式竞争”的整治措施,有望推动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
魏枫凌指出,尽管如此,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在国际层面,美国关税政策的走向尚不明朗,美联储降息的时间点或许会推迟到九月。在国内,房地产行业整体表现疲软。若政策能促使制造业和服务业减少内卷,降低产量,长远来看对头部企业的盈利改善有益,但短期内或将对国内生产总值造成一定影响。
下半年展望中,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提出,短期内需保持冷静,而中长期则持积极态度。短期内,需对新增政策保持冷静。回顾今年3至4月,关税影响下,我国政策迅速调整为宽松,但截至目前,第二阶段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施节奏相对温和。政策调整的关键因素源自中美贸易摩擦的边际效应减弱,以及关税暂时休战甚至可能延长,在问题未最终解决之前,国内政策工具可能尚未全部耗尽。从长远角度观察,自四月政治局会议以来,已明确采取了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宽松措施,旨在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回暖。过去半年,货币宽松政策引发的金融再通胀阶段已经充分展现,目前或许正站在转向实物再通胀下半场的临界点上。鉴于中国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极强,更加强劲的刺激措施以及创新性手段或许正逐步酝酿中。
在财政政策提前发力、货币政策实施降准降息的背景下,全年经济整体增长仍有望保持稳定。百嘉基金研究部及权益投资部负责人黄艺明指出,目前沪深300、中证A500等蓝筹股的股息率依然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而中央汇金公司、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以及保险公司等耐心资本正积极增加对权益市场的投资,这有助于推动股票市场的中长期稳健增长。在上半年,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额位居全球首位,外资基石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显著增强,这反映出他们对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坚定信心。在接下来的阶段,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投资组合进行灵活调整,并坚决围绕科技创新和促进消费的政策支持,引导产业朝着景气度不断提升的方向进行资源配置。
中信证券指出,在配置策略上,中报期间应遵循三大策略:首先,聚焦那些具有显著产业趋势的行业,如人工智能和创新药物领域;其次,关注那些业绩与估值相匹配的行业,包括北美地区的通信与电子算力链、有色金属以及游戏行业;最后,留意那些具备特定主题和持仓博弈特性的行业,涉及军工以及与反内卷相关的新能源产业。总体来看,在年中报告季节,有色行业、人工智能硬件、新药研发、游戏产业以及军工领域的交替波动或许仍旧是市场的主要趋势。
太平洋证券分析指出,当指数稳定下来之后,投资者可以积极介入个股市场,主要关注点包括:首先,政策层面反内卷措施逐步开始实施,涉及的光伏、生猪、玻璃等板块已显现出走出低谷的迹象,这些板块目前普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因此值得投资者积极参与;其次,产业领域发生重大变革的板块,例如固态电池、创新药等,也值得关注。第三点,关注高股息板块的表现,特别是煤炭行业,它得益于反内卷策略的成效。同时,在全球经济未出现衰退的情况下,油价很难跌破40美元大关,这为能源类高股息股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此外,银行和保险等债券类板块也因保险资金和公募基金业绩目标调整而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流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