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或更早降息?弱美元趋势下这些因素竟不受阻碍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尽管谈判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美元走弱的长期趋势并未受到阻挡。一方面,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预测美联储有可能在9月甚至更早的时间点实施降息,其关键依据是关税并未导致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随着欧洲采取财政刺激措施,欧元的多头仓位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此外,全球机构持续将资金从美元资产转移至其他资产,这一分散投资的行动仍在进行中。

7月9日的关税截止日期即将到来,英国已经顺利签署了相关协议。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宣布,美国与越南的贸易协议也已达成。而其他国家的谈判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中。

尽管谈判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弱美元的结构性趋势并不受阻碍。一方面,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认为美联储可能在9月或“更早”降息,关键在于关税并未引发通胀;另一方面,随着欧洲财政刺激措施祭出,欧元的多头头寸处于高位。同时,全球机构将资金从美元资产向其他资产分散的行动仍在延续。

受此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走强。有外资银行交易员指出,近期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并未出现大幅下调,这显示出对升值趋势的缓解迹象。之前,许多机构预测中间价难以突破7.17这一水平,然而,到了7月3日,中间价已经达到了7.1523。不少机构认为,在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一度逼近7.15这一关键点后,7.1这一价位或许只是个时间问题。高盛设定的美元对人民币年终预期汇率为7;巴克莱分析指出,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并进入7.1至7.15的区间(接近7的水平),那么在出口商持有的7000亿美元存款中,大约有1000亿美元可能被兑换。

各国谈判进展不一

特朗普在隔夜宣布,美国将对越南进口商品加征20%的关税,对经他国中转至越南的商品则征收高达40%的关税;同时,越南将向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政策,实现市场的全面开放。这一举措导致耐克公司股价短时间内大幅上涨超过4%,而标普500指数也创下盘中历史最高点。

越南提议撤销美国对其部分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禁令,同时计划购置价值800亿美元的波音飞机,波音股价曾一度上涨超过2%。在将“对等”关税暂停至7月9日之前,美国计划对越南征收高达46%的关税。

嘉盛集团的高级分析师陈杰瑞(Jerry Chen)向记者透露,这一举措对越南的经济将造成严重影响。在越南,出口贸易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约九成比例,其中约三成的出口商品是销往美国的,这其中还包括大量的转口贸易。2024年,越南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高达1200亿美元,这一数字占到了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5%。对美国而言,越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4700美元,这一数字可能暂时无法满足其对美国商品的需求。

目前,各国与美国在关税谈判方面的情况各不相同。以欧盟为例(截至4月3日,美国对其实施的“对等”关税率为20%,以下同),美欧之间的谈判氛围显得颇为紧张石家庄市神兴小学,对于美方提出的20%的“对等”关税要求,双方几乎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欧盟方面持续拒绝美国的诉求,并采取反击措施,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包括农产品和工业设备等)加征关税。尽管双方仍在技术层面进行对话,但截至目前,尚未出现重大的突破。汽车产业依然是争论的焦点,而美国对从欧盟进口的汽车依旧征收了25%的独立关税。

日本在4月3日的关税水平为24%,正积极努力以防止美国实施同样为24%的“对等”关税措施,尤其是对美汽车出口可能被额外征收25%关税的担忧。G7峰会结束后,谈判气氛明显升温,双方均期望能够达成某些协议。然而,若在下周之前无法实现协议,美国已明确表示可能会将针对日本的关税提升至30%或35%。

英国已于6月与美方达成一致,将关税维持在10%的基准水平,且这一协议将持续有效。尽管钢铁和铝关税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但预计在7月份将不会出现新的关税增加。

汇率规定_汇率政策_

加拿大方面,4月3日的关税设定为10%,此前加美之间的谈判因数字税问题一度陷入僵局。然而,到了6月底,加拿大撤销了相关措施,谈判得以重新启动,并双方均致力于在7月21日之前完成协议的签署。目前,美国对加拿大钢铁实施50%的关税,对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这些仍然是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

瑞士方面,在4月3日时关税设定为31%,正积极与美国展开磋商,旨在反对那高达31%的关税措施。美方在5月份表示,将加速谈判的步伐。据悉,瑞士在农业进口配额以及监管标准上作出了一些妥协。

澳大利亚(4月3日的关税设定为10%)与美国进行的谈判焦点集中在将原材料及关键矿产等关键出口商品从关税名单中剔除。美方尚未完全排除给予部分商品关税豁免的可能性,而澳大利亚方面也尚未实施报复性的关税政策。

市场超预期淡定

尽管谈判结果尚存变数,然而市场情绪相较四月已显出更为平稳的态度,而美股市场更是接连创下历史新高。

某知名美国资产管理公司的策略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市场敢于承担风险的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存在两大“恒定规律”,这些规律将制约美国政府实施极端措施,从而减少了极端风险的发生。

首要关注的是美国债券市场。若美国试图通过削减贸易和经常账户的赤字状况来优化其国际收支,这很可能会导致金融账户中的资金流入量减少。这表明美国将无法继续依赖外国投资者来购买其国债,特别是在“大而美”法案可能导致财政赤字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一旦国债失去了海外资金的支持,将加剧其利息支付的负担,并可能引发市场的波动。近期,特别是4月份,美国国债市场出现了显著的波动现象,抛售行为愈发严重,这一现象凸显了市场对于潜在风险的深切忧虑。

其次,全球供应链的完整性不容轻易破坏。这一体系是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才逐步形成的,若遭受断裂,其影响将极为深远。不仅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且美国在若干关键资源(例如稀土)方面的依赖性可能会受到中国的限制。

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高额关税使得美国市场缺少中国制造的商品,这无疑会引发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在民粹主义情绪日益高涨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所承受的压力将更为巨大。

正因为如此,美元持续呈现贬值态势,而欧元等非美元货币则保持强劲。在2025年上半年,欧元以全年最高价收盘,自4月份打破长期下跌走势后,其上涨势头一直持续到6月底,对美元的汇率上涨接近10%,成功突破1.17这一重要关口。

这轮上涨导致周线动能进入过度购买区间,同时也意味着欧元自2017年以来首次连续六个月实现上涨。尽管整体展望依然保持积极,但自第三季度开始,其走势可能受到动能减弱的影响,而回调或许能带来更佳的投资机会。在年底之前,欧元兑美元汇率将面临一场关键的较量。陈杰瑞如是说。

_汇率政策_汇率规定

亚太地区的货币普遍呈现上涨趋势,诸如新台币、韩元以及澳大利亚元均对美元保持升值态势。由于关税的不确定性以及日本央行对加息持谨慎立场,美元兑日元仍处于波动区间,暂时无法突破140这一重要关口。

人民币涨破7.1或只是时间问题

亚太地区货币普遍升值,这一趋势下,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近期变动情况备受瞩目。

在5月之前,7.2这一重要关口得到了稳固的守护,允许中间价适度下调,以缓解关税带来的压力。伴随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逐步缓解,中间价持续上涨,接连突破了7.19和7.17等关键点位,目前已经上升至7.15这一区间。

7月2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格在7.1546,而到了3日,这一数值降至7.1523,标志着自6月下旬以来,人民币汇率首次跌破7.16这一重要关口。

刘杨,浙商中拓集团金融市场业务部总经理,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指出,近期欧元持续增强,而美元指数却持续低迷。在这样的形势下,人民币中间价呈现出强劲走势,似乎并未遭遇之前所遇到的阻碍。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已接近7.15,看来7.1这一关口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展望未来,市场将密切关注特朗普总统访华的具体行程安排。

未来,对人民币升值步伐产生关键影响的因素很可能是出口企业。进入4月底至5月初,新台币的意外大幅升值,其背后原因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出口企业出现了恐慌性的外汇兑换行为。这一现象进而导致了从3月到5月,新台币对美元的汇率累计上涨接近10%。

巴克莱宏观外汇策略师张蒙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相较于对冲美元汇率风险的措施(例如套期保值)对汇率产生的效应,目前出口商进行美元兑人民币的兑换对汇率的影响或许更为显著。据该机构依据中国外汇结算及交易数据所作的估算,我国企业持有的美元中可能存在高达1000亿美元的兑换资金流动。

张蒙在阐述中指出,在2020至2022年间,银行(作为客户的代表)所进行的净外汇结算与我国年度货物贸易顺差的比例大致维持在0.3左右,然而这一比例在2023年锐减至-0.07,并在2024年进一步降至-0.11。据此推测,所谓“缺失”的结算资金流动很可能主要由出口商保留的美元所推动,据此,巴克莱银行估算自2023年起,出口商持有的美元总额大约为7000亿。

出口商所拥有的美元未必能完全转换成人民币。据巴克莱分析,我国企业倾向于保留美元,然而,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持续下跌至7.1至7.15这一区间,那么在7000亿美元的储备中,最多可能有1000亿美元会进行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