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医械药科创策源大会在上海举办?关键信息你知道吗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今日,在沪举行首届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创新策略论坛。该论坛聚焦“汇聚策略资源、强化培育能力、推动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新质”,由上海科创集团、长三角技术研究院、医疗器械行协以及生物医药行协共同发起,并由创业投资公司及生物医用材料专委会具体执行。上海国投公司之下的上海科创集团,推出了首个具有“大企策源”功能的基金品牌——辰耀资本,并在此次大会上进行了正式的发布。

_沪上首个“大企策源”基金启航 赋能医械药创新_沪上首个“大企策源”基金启航 赋能医械药创新

目前,上海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一个“三期叠加”的重要阶段:首先,处于需求增长的高峰期。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对于罕见病诊疗、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以及重大慢性病的管理等领域,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持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取得突破。其次,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重组抗体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以及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迅速发展,推动我国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国际合作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正处于竞争与变革的关键时期,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和调整使得发达国家在技术、贸易以及规则等方面不断设置障碍,这对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提出了新的考验。

面对这一重大变革,上海迫切需要解决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双重不足”——一方面产业规模有待扩大,另一方面缺乏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

沪上首个“大企策源”基金启航 赋能医械药创新_沪上首个“大企策源”基金启航 赋能医械药创新_

本次大会聚焦“大企策源与生态赋能”这一核心议题,共同交流探讨了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创新支付手段、未来投资动向以及监管领域的创新突破。同时,大会通过启动辰耀资本、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等实际行动,成功构建了一个高效且务实的交流对接和价值创造平台。朱民,上海国投公司的科创总监,同时也是上海科创集团的党委副书记和总裁,他指出,“大企策源”这一创新模式是“1公里加油计划”品牌在科创策源领域的重要尝试,它将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单一突破向生态系统创新的转变,并为解决行业所面临的“双缺”难题提供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

破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科技自主发展与产业生态的紧密结合。上海科投股份,作为上海科创集团旗下的创新策源地“试验田”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秉持“大企策源”的战略核心,致力于为上海打造生物医药领域的全新生产力,开辟破局之路。

秦亮,科技股份的总经理,在《大企策源范式报告》的主旨演讲中,首次阐述了“大企策源”这一方法论。他强调,应通过大企业并购、大企业输出以及大企业孵化这三种主要模式,来构建一个具有核心但边界广阔的大企策源体系。

首先,携手瑛泰医疗等业界巨头共同打造并购基金,借助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输出,助力这些龙头企业,推动产业结构的“大动脉先行,微循环畅通”的全面革新。其次,针对大型企业的优质项目管线进行独立培育,激发创新活力,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缩短项目商业化进程。第三,推动行业领军企业进入超早期市场领域,融合政府、产业界以及科研力量,打造跨领域生态体系,从而为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源源不断地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秦亮总结指出,所谓的科创策源,其实质在于策动众多源头主体,这些主体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沪上首个“大企策源”基金启航 赋能医械药创新_沪上首个“大企策源”基金启航 赋能医械药创新_

辰耀资本,作为上海科创集团首个推出“大企策源”新范式核心平台的基金,于大会现场宣告启动。它专注于大企业并购、输出以及孵化三大模式,紧密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的需求,并成功地将政府、产业、学术、研究、资本和实际应用等各方面的力量有效连接起来。

在活动现场,科投股份与上药控股达成协议,共同打造一个全链条赋能网络;生物医用材料专委会则与长三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旨在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这些举措旨在巩固大型企业策源生态的基础,同时也为辰耀资本的启航助力,构建起双引擎发展模式。

沪上首个“大企策源”基金启航 赋能医械药创新__沪上首个“大企策源”基金启航 赋能医械药创新

据悉,辰耀资本在将来将多角度支持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发展,并致力于达成共创共享的成果。首先,它有助于政府加快产业集中,推动规模和能级的大幅提升,培育形成千亿规模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其次,它有助于大型企业降低成本、扩大规模,不断强化技术壁垒、扩大市场份额;再者,它有助于初创企业融入生态资源,缩短研发至上市的时间周期;此外,它有助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突破“死亡之谷”的束缚,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最后,它有助于风险投资机构筛选出优质项目,提高投资的成功率,实现向产业资本的华丽转变。

本次大会聚焦“大企业策源引领·科技新质动能培育”这一核心主题,深入探讨了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包括大企业如何策源和生态赋能、共性难题的攻克、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械的创新、以及CGT创新疗法与技术的协同突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