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披露!深圳前首富林立5.23亿港元增持民生银行H股,意欲何为?

根据港交所最新公布的资料,香港立业集团在6月底对民生银行H股进行了大规模的增持,投入资金高达5.23亿港元。此次增持后,香港立业集团持有的民生银行H股比例上升至4.945%,仅差0.055个百分点便触及了5%的举牌线。

在过去18个月的时间里,该集团多次增加持股,在此期间民生银行的股价急剧攀升,然而立业系却一直保持着“买入不卖出”的策略。幕后主导者是深圳曾经的富豪林立,他正通过不断的增持股份,使得自己在民生银行的股东名单上从第七位攀升至第四位。

为何在这个时机大规模介入市场?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民生银行的前股东“泛海系”和“东方系”影响力减弱,新进入的股东力量有望重新塑造公司的权力结构;另一方面,该行的市净率仅为0.35,显示出明显的价值低估。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立业系近期也加入了中集集团等企业的股东行列,并且频繁进行旗下股份的质押操作,其后续是否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继续增持,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持续增持民生银行

港交所的数据揭示,在6月30日当天,香港立业通过场外交易,以每股平均2.624港元的价位,共购入民生银行H股大约1.99亿股。这一交易的总投入约为5.23亿港元。所购得的股份在民生银行H股中占比达到了2.4%,而在该行的整体股本中,所占比例约为0.455%。

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香港立业,被称为立业集团。近期,记者观察到,在过去的超过一年时间里,立业集团持续增加对民生银行的股份。经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我们发现,在2023年的第三季度报告中,立业集团以3.37%的持股量首次跻身十大股东名单,并排名第七。通过连续增持股份,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立业集团的持股比例已经上升到了4.49%,其股东排名也因此攀升至第四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民生银行股价自2024年9月达到了2.43港元/股的低位,并持续上涨至近期接近5港元/股的水平,但立业集团并未选择在此期间进行减持操作。

_距举牌仅一步之遥!深圳资本大鳄持续增持民生银行有何盘算?_距举牌仅一步之遥!深圳资本大鳄持续增持民生银行有何盘算?

此次增持动作完成后,立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民生银行A+H股股份累计达到了21.66亿股,这一比例占民生银行整体股本的4.945%。目前,他们距离触及5%的举牌线仅剩0.055个百分点的差距。

据公开资料,立业集团成立于1995年,其最大股东为曾位居深圳首富的林立,其持股比例高达99.99%。目前,立业集团旗下控股或参股的子公司已超过一百家,在金融行业进行了广泛的布局。其中,华林证券作为其控股的上市券商,备受关注;此外,立业集团还于2014年与腾讯等企业共同创立了微众银行。值得一提的是,立业集团曾是平安保险的前十大股东,以及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的第五大股东。

意欲何为?

立业集团为何在当前阶段决定增持民生银行的股份?业界分析,这或许与多种复杂因素紧密相连。

一方面,近年来,民生银行的前股东“泛海系”和“东方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新兴力量有潜力重新塑造该银行的权力结构。

民生银行正迎来股东阵容的重大调整。自1996年成立以来,这家股份制银行曾吸引了张宏伟、刘永好、卢志强、史玉柱等众多知名企业家加盟,成为其创始股东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风光无限的“泛海系”和“东方系”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财报揭示,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结束之时,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集团”)在民生银行的股权占比仅有2.92%。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透露,泛海集团仅持有该行一股股票。东方集团在2024年底的民生银行贷款总额达到76.4亿元,相较2023年底,减少了19亿元。截至2024年年底,“泛海系”在贷款领域的余额依然保持在184.84亿元的水平。

今年三月,东方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张宏伟,鉴于个人健康问题,正式提出了辞职申请。他辞去了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中的副董事长、董事以及董事会战略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委员等多重职务。

_距举牌仅一步之遥!深圳资本大鳄持续增持民生银行有何盘算?_距举牌仅一步之遥!深圳资本大鳄持续增持民生银行有何盘算?

在民生银行的股东结构中,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及大家人寿保险公司占据了核心位置,其持股量总和超过了35%。在这样的情况下,立业集团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已经非常接近5%的举牌门槛,因而格外受到市场的瞩目。根据财报数据,到2025年第一季度末,民生银行的前三大股东依次是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万能产品系列以及传统产品系列,他们的持股比例分别是18.93%、10.30%和6.49%。一位香港股市分析师认为,立业集团作为新兴股东势力的代表,其连续增持股份的行为,在市场上被视为意图争取更多话语权的明显标志。

此外,在争夺话语权的同时,民生银行那明显偏低的价值评估也颇具吸引力。根据Choice的数据,截至目前,民生银行的市净率仅为0.355,这一数字远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同在港股上市的银行,招商银行的市净率达到了1.13倍,是民生银行的三倍有余。

年报揭示,2024年度,民生银行的总营业收入达到1362.90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降幅为3.21%;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净利润为322.9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9.85%;而利息净收入为986.9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37.41亿元。

不过,立业集团的持续扩张战略或正面临资金考验。

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到,立业系近期对多家企业进行了增持操作。以中集集团(000039.SZ)为例,该集团透露,2024年7月1日,深圳资本集团计划将其持有的约2.75亿股中集集团A股股份(这些股份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总股本的5.10%)转让给立业工业,每股转让价格为8.67元,整个交易的总金额预计约为23.84亿元。

持续扩张业务领域为立业集团带来了财务压力。目前,立业集团在民生银行的股份大部分都已被用作质押。根据财务报告,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结束时,该集团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中,有12.29亿股处于质押之中,这一比例接近其持有股份总数的60%。

华林证券在运用高杠杆的运作模式方面,其控股情况下的表现尤为突出。6月13日,华林证券对外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股份质押的公告。其中,立业集团将其持有的3800万股质押给了集友银行深圳分行,质押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经营和发展需求。根据Choice的数据显示,自2024年起,立业集团已累计对华林证券的股份进行了21次质押操作。截至6月13日,立业集团持有的质押股份总数已攀升至6.12亿股永川行政服务中心,这一比例在华林证券的总股本中占据了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