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7月8日报道,瑞士银行(UBS)已于周二向瑞士客户发放了多达近100笔的“善意赔偿金”。此前,有客户反映,该行顾问在推销外汇衍生品时,并未对产品风险进行充分说明。这些产品在美初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导致客户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鉴于美国实施关税措施导致资本大量外流,自4月3日开始,瑞郎对美元的汇率在短短两周内急剧攀升,涨幅接近10%。
(瑞郎/美元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据了解,争议的焦点在于一种普遍存在的外汇产品,该产品是专门为那些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和个人投资者量身打造的。在这些产品中,客户承诺按照既定的汇率,定期将美元转换成瑞士法郎。然而,一旦遭遇如四月初那样的美元急剧贬值,即便市场条件愈发不利,客户也必须继续进行交易石家庄市神兴小学,这可能导致他们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那些目睹亏损持续扩大的消费者随即便提出控诉,指出他们在购买产品时并未获得充分的风险提示。
知情人士透露,瑞银在接到初步投诉后迅速组建了一个专门小组,对涉及该产品的所有客户进行了全面审查。审查结果显示,部分客户的持仓量与其资产状况存在显著差异,瑞银已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平仓以减少损失。目前,该工作组的工作已接近尾声,大约有100名受影响的客户在审查结束后获得了相应的赔偿款项。
与此同时,瑞银集团正在对部分客户顾问的履职情况进行审查,审视他们是否已经足够详细地向客户阐述了该产品所包含的风险。一些遭受损失且未获得“善意赔偿金”的客户,已经开始采取法律行动。
Lalive争议解决机构的法律顾问尼古拉·奥利维尔指出,这些产品实际上是将风险从银行转嫁给了客户,客户在获得少量收益的同时,却可能面临巨大的潜在损失。此外,奥利维尔所获得的文件显示,客户似乎并未得到充分或明确的关于这些风险的告知。目前,Lalive正代表多位受影响的客户进行维权。
瑞士银行业不久前遭遇了“瑞信危机”,而当前的形势同样对瑞银的风控体系及客户保护措施构成了挑战。目前,作为全球财富管理领域的第二大机构,瑞银正承受着更为严格的监管审视。
两名向媒体泄露信息的瑞银客户透露,尽管他们已经对潜在的风险表达了忧虑,但银行依旧积极地向他们推荐该产品。
他们的法律顾问透露,有一位客户遭受了超过300万瑞士法郎的损失,这相当于人民币约2700万元。还有一位客户表示,他的资产价值下降了15%,在关税冲击后的数日内,他要求银行平仓,以防止美元进一步贬值而带来更大的损失。
瑞银对于相关争议作出回应,表示:“我们已经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并确认了2025年4月美国关税引发的市场波动,这对瑞士某些地区的极小部分客户产生了意外的后果。我们始终对此事持严肃态度,并且对每一位客户的个案进行了独立评估。”
(财联社 史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