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IPO融资超去年全年!这一势头持续能否夺回全球桂冠?

朱 煜

近期,据某金融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自今年起,香港已成功完成41次首次公开募股,累计融资额高达136.6亿美元,这一数字已超出了2024年全年的IPO融资总额。有市场分析师预测,若此增长态势得以保持,香港有望重新夺回全球最大IPO市场的领先地位。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的重镇,自回归以来,随着祖国的迅猛发展,步入了关键的机遇阶段。在这一时期,香港在资金配置和金融服务方面,如投融资、交易、跨境结算等,其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如今,香港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市场之一,同时也跻身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以及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目前,依托于内地宽广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市场空间,香港充分利用其国际化特色,特别是在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方面,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_大数据的起源是金融_陈一新提升武汉地位

政策的扶持和机制的保障,显著提升了香港在资本跨境流动及内外交流中的枢纽作用。香港,被誉为“世界的香港”,长久以来坚持经济门户开放、货币自由兑换,并拥有与全球同步的法律体系和低税率的商业环境,与世界各国形成了广泛的经贸关系;“中国的香港”则与祖国大陆紧密融合,借助香港沪港通、深港通、跨境理财通等一连串开放措施,拥有了进入内地资本市场的特殊途径。如今,国际投资者手中持有的约七成A股,均需通过香港交易所进行交易。

在另一端,众多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及金融投资,均需借助香港这一平台“走出去”。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市场之所以繁荣昌盛,正是因为众多优秀的中国企业纷纷选择在此挂牌。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数量已占其所有上市公司的一半,其市值更是高达80%。美国对中概股的监管政策日益收紧,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标准,这或许将推动更多中国企业选择在香港进行上市,从而有望进一步增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人民币迈向全球化的过程中,香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节点角色。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加速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的重要策略,香港正积极深入研究和实施相关路径,并在不断拓宽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应用领域上备受期待。自2010年人民币国际化试点项目启动之后,香港已建立起一个规模达1万亿元的离岸人民币资金库。在那里,全球大约80%的离岸人民币交易得以完成。此外,跨境结算、外汇交易等离岸人民币业务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些业务的发展不仅便利了人民币的跨境投资和双向流动,还提供了全球范围内最为丰富的离岸人民币投资产品。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正不断拓展其深度,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金融资产也将迎来更深层次的流动性和更强的规模,这有助于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更有效地扮演计价货币、结算工具和储备货币的角色。

_大数据的起源是金融_陈一新提升武汉地位

除了金融门户和人民币枢纽的角色,香港以其全球企业和商业机会的集散地身份,成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关键联络者。在香港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金融服务业的规模宏大,其体系也高度国际化,吸引了众多金融专家以及会计和法律等领域的专业服务人员;同时,在文化层面,香港实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汇融合,展现出多元、开放和包容的城市特质,这使得香港不仅对国际规则了如指掌,也对国内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内地企业若以香港为据点,可充分利用其丰厚的资金储备、先进的金融体系和便捷的跨境资金流动途径,这无疑为其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理想的孵化环境。依托香港,企业能够有效提升其国际化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有力地促进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对接和精准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为其后盾,香港承担着金融与科技相互促进的重要责任。为了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的核心和新兴产业的战略起点,香港在基础科学研究以及金融援助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香港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周到的金融服务,对于众多高新技术、特色专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犹如近在咫尺的资源。跨境融资途径持续拓展,这将为大湾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低空经济领域以及量子信息产业等新兴行业注入更多稳健的资本支持。在金融科技领域,大湾区的成熟制造业基础亦为香港提供了众多对接平台和应用场景。除了传统的金融服务领域,香港有望在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区块链技术、绿色金融等新兴模式与业态中培育新的优势,进而构筑亚太地区的金融科技中心,为香港的金融竞争力注入新的活力。

祖国繁荣昌盛,香港亦将繁荣昌盛。实践证明,“依托祖国、面向全球”是香港不可替代的优越条件。香港凭借自身能力,满足国家需求,更加主动积极地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这将有力地助力香港稳固并提升其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