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网站记者李佳佳、李未来,从北京发来报道。
近期,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ST沐邦,股票代码603398.SH)的股价波动剧烈,犹如乘坐过山车一般,时而上涨,时而下跌。在2025年6月17日至7月2日的短短12个交易日里,该公司的股票实现了7次涨停,股价从4.35元/股一路攀升至5.87元/股,整体涨幅超过了30%。
7月3日,市场态势发生转变,盘中频繁出现股价剧烈波动,尽管多方努力多次尝试封涨停,却始终未能如愿。午后开盘不久,股价便从涨停位置开始连续下跌,跌幅一度超过4%。到了7月4日,股价持续大幅下跌,当日收盘时,股价为5.35元/股,较前一日下跌了4.97%,总市值也随之降至23.2亿元。
针对股价的剧烈波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光伏产业当前面临产能与需求严重不匹配的问题,且缺乏业绩增长的潜力。股价的波动往往源于ST股概念的炒作,缺乏实质性业务的支撑。因此,股价的上涨主要是由游资推动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一旦获利丰厚,这些游资便会选择获利了结。
巨额担保
从财务角度分析,*ST沐邦不仅陷入了持续的亏损困境,而且承受着巨大的债务负担,同时,公司对外提供的大额担保问题也相当严重,如同悬挂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公司的稳定。
2025年7月1日,*ST沐邦发布了一则公告,揭露了公司的担保细节。公告显示,鉴于其全资子公司内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内蒙豪安”)的经营发展需求,公司近期与南昌产投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保证合同》。该合同旨在为内蒙豪安向南昌产投的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的债权本金总额达到1000万元。
需特别指出的是,在本次担保之前,公司对内蒙古豪安的担保金额已达到1227.30万元。至公告发布之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累计达到了16.08亿元,其中包括本次担保,这一数额占公司最近一次审计后净资产的163.40%。
中国金融智库的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对记者透露,ST沐邦当前的对外担保状况确实让人感到忧虑,其担保比例之高已明显超出了正常的安全界限。这样的高额对外担保无疑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它不仅提高了公司的负债额度,还可能引发资金链的紧张局面。除此之外,这一过高的担保比例亦凸显了公司在资本结构调控方面的问题严重,这可能会降低投资者及债权人的信任度,进而对公司筹集资金的成本和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记者调查发现,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内蒙古豪安公司,作为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硅片和硅棒的制造与销售。然而,其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根据财务报告,2024年,内蒙古豪安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4,171.14万元,但净利润却为-32,454.58万元,显示出亏损严重的情况。2025年第一季度,内蒙古豪安公司经营状况未见好转,其营业收入达到了5342.88万元,但净利润却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高达4665.46万元。
实际上,*ST沐邦的整体经营状况同样不容乐观,目前其业务范围包括硅片、硅棒以及玩具。在2024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仅为2.7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83.24%;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更是亏损了11.6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208.14%,公司已陷入严重的亏损境地。观察其六家持股子公司的业绩表现,2024年,内蒙古豪安的营收位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广东邦宝益智玩具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于教育玩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但2024年却出现了1.11亿元的亏损。此外,还有两家光伏电池企业、一家玩具运营公司以及一家硅棒企业,它们也都陷入了亏损的境地,没有一家实现盈利。
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结束之时,*ST沐邦的财务状况显得相当紧张,其账户中的货币资金仅有2.67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负债总额高达27.28亿元,资产负债率更是攀升到了76.6%。
7月3日午后,《华夏时报》的记者拨通了公司董事会秘书处的电话,目的是为了对内蒙古豪安以及公司的运营状况进行更为详尽的了解。然而,电话刚一接通,记者尚未完成提问,对方便突然挂断了通话。
业绩“变脸”遭公开谴责
当前资本市场监管日趋严格之际,近期,ST沐邦及其管理层因业绩信息公布违规,遭到了交易所的公开批评。具体而言,6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关于对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员实施公开谴责的决议》。
回顾事件的发展,在2025年1月24日,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当时,公司预测2024年度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在-52,000万元至-42,000万元之间,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144,000万元至-117,000万元;同时,公司预估2024年度的营业收入将介于33,000万元至35,000万元,而剔除非主营业务收入以及非实质性收入后,营业收入预计在31,000万元至33,000万元之间。公告同时指出,公司内部并无任何可能对本次业绩预告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的重大不确定性要素。
然而,仅仅三个月后的4月30日,剧情发生了惊人的转变。公司迅速发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更正公告》,宣布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预期大幅降低,范围从-12亿元至-11亿元,调整后的扣非净利润则调整为-15亿元至-13亿元;同时,营业收入预期也急剧下降,预计在2.7亿元至2.8亿元之间,扣除相关因素后,营业收入区间也相应缩小。
在同一天,公司公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揭示,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负116,212.29万元,剔除特殊项目后,净利润进一步降至负140,665.88万元;年度营业收入达到27,714.12万元,经过调整后,营业收入为25,827.81万元。由于公司2024年度经过审计的净收益出现亏损,并且调整后的营业额不足3亿元人民币,自2025年5月6日起,该公司的股票已被纳入退市风险警示名单。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年度业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这一因素可能会对股票价格和投资者的决策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在公司净利润呈现亏损状态时,其营业收入是否低于3亿元,这一点直接关联到投资者对于公司股票是否会被纳入退市风险警示名单的关键评估。公司业绩预告中披露的营业收入是否低于3亿元的信息并不准确,同时,也未对可能影响营业收入的各项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给出风险提示,更未对市场进行充分告知,指出公司面临触及退市风险警示的潜在风险。
此外,鉴于预告的净利润与实际净利润之间的差距显著,且业绩预告的修正未能及时进行,这或许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深远影响。因此,*ST沐邦及其时任董事长廖志远、代董事会秘书以及财务总监汤晓春均受到了公开的谴责。
4月30日,*ST沐邦股票暂停交易,从2025年5月6日开始,该公司的股票名称正式从“沐邦高科”更改为“*ST沐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