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于2025年7月5日发布信息,国家知识产权局透露,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中芯京城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以及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提交了一项专利申请,该专利名为“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公开号为CN120261264A,申请时间定于2024年1月。
专利摘要揭示了半导体结构制造的新技术,其过程涉及:首先,准备一块基板,该基板具备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且其内部包含多个互连结构,其中第二面露出这些互连结构;接着,在基板的第二面上制造冷却沟槽;然后,在冷却沟槽中构建填充层,使得第二面露出填充层的表面;随后,在第二面与填充层表面形成初步的第一保护层;在初步的第一保护层形成后,移除冷却沟槽表面的部分第一保护层永川行政服务中心,直至填充层的一部分表面露出,从而形成完整的第一保护层;最后,在第一保护层形成之后,去除填充层。一方面,采用断裂韧性较高的材料作为第一保护层,确保其在晶圆切割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从而避免对基板的损害,增强了工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填充层仅作为填充物存在,移除填充层后,冷却沟槽形成空腔结构,为后续的液体冷却提供了必要的结构支撑,满足了半导体结构散热的要求。
天眼查提供的数据显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此公司于2002年正式成立,坐落在北京,主要从事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制造业务。该公司的注册资本高达一亿美元。天眼查大数据分析显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对外投资涉及一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累计达52次,并持有专利信息5000条。除此之外,该企业还拥有226项行政许可。
中芯京城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坐落在北京,主要从事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制造业务。该公司的注册资本高达五亿美元。根据天眼查的大数据分析,中芯京城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参与了35次招投标项目,并拥有14条专利信息。除此之外,企业还取得了248项行政许可。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设立于2000年,坐落于上海市,主要从事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制造业务。该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了2.44亿美元。天眼查的大数据分析显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对外投资了四家企业,参与了127次招投标项目。在财产线索方面,该公司拥有150条商标信息和5000条专利信息。除此之外,企业还获得了442项行政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