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7月9日,国家新闻办公室成功举办了一场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为主题的系列新闻发布会!

在会议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主任郑栅洁、副主任李春临、周海兵以及秘书长袁达均参与了会议,并对经济增量、国内需求扩大等焦点议题给予了答复。

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郑栅洁在讨论“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国内经济总量的增长时指出,过去五年间,我国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这期间,我国经济总量接连突破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大关。预计到本年度结束,我国经济总量有望达到140万亿元左右。

对于这5年的经济增量,郑栅洁用一组类比来展现其体量——

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

等同于我国经济规模位居前三的省份——广东、江苏和山东,这三省的经济总和。

超过世界排名第三的国家的经济总量。

_增量预算_增量预算是定期预算吗

郑栅洁指出,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稳定在约30%的水平,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经济平均增速达到了5.5%。

如此庞大的规模与增长幅度,即便在遭遇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冲击下,依然能够维持如此迅猛的增长速度,这在经济发展史中恐怕是极为罕见的。郑栅洁如此评价。

郑栅洁指出,根据“十四五”规划所设定的各项关键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关键指标均按预期稳步提升;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的表现则超出预期。规划中规定的战略任务已全面实施,同时,所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也在顺利进行中。

郑栅洁指出,总体而言,在这五年里,我国实现了诸多开创性的突破,带来了变革性的进步,并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稳定、最为可靠、最为积极的发展力量。

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4%

袁达强调,若非国内市场强大,我国经济难以保持稳定和持续增长态势。他指出,在2021年至2024年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86.4%。

袁达强调,观察内需的构成,可以发现消费趋势正不断向新领域拓展。在过去的四年里,最终消费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已达到56.2%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这一比例相较于“十三五”时期上升了8.6个百分点。在消费领域,新型产品、新兴业态以及创新模式接连涌现。

投资聚焦优质领域。在过去的四年中,投资所积累的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达到了30.2%。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加重视弥补短板,注重长远发展,并着力增强发展的持续动力。袁达举例说明,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增速已经连续多年超过了整体投资的增速。此外,我们更加重视民众的生活福祉,在过去的四年里,总计启动建设并筹集了大约780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成功解决了超过2000万人的住房难题;同时,我们也更加重视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在核电、铁路等关键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吸引了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其中某些核电项目的民间资本参股比例甚至高达20%。

此外,投资与消费之间存在相互推动的关系。一方面,随着市场消费规模的扩大,它通过产品生产、配套设施建设等途径促进了投资增长,例如,5G和智能手机等消费需求的持续旺盛,推动了近四年来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投资年增长率达到21.9%,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年增长率则达到11.2%。此外,投资效益的提升,借助产业链的推动,助力民众就业和收入增长,进而增强了消费水平;同时,通过完善设施、优化环境等措施,改善了消费环境,直接推动了消费增长。以2024年底为例,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的总数已增至1281.8万台,有力地支撑了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推广。

增量预算是定期预算吗__增量预算

经济社会各方面目标任务进展积极

在会议中,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公布了“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目标任务取得的最新进展情况——

刀刃向内,有效破解了体制机制的束缚,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构建完成。民营经济促进法得以颁布并实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得到全面取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限制措施大幅减少,仅剩29项。民营企业数量增至5800万户以上,较“十三五”末期增长了超过40%。

中国坚决践行“双碳”承诺,在四年内,单位GDP的能源消耗累计下降了11.6%,这一降幅意味着减少了约1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一排放量几乎达到了欧盟2024年碳排放总量的一半,充分展现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实用性强,2024年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实现了显著降低,节约金额超过4000亿元;展望今年,预计还能节约大约3000亿元。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年增加值始终保持在30万亿元以上,这一成绩使得我国在全球制造业领域连续15年稳居首位,并且200多种关键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之最。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均保持在1200万以上,即便在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也实现了较为充分的就业状况。

2024年,我国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9岁这一水平。自“十二五”规划以来,每隔五年,这一数字便会增加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