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午夜时分,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连续三次上涨,这已是今年以来的第六次提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信息指出,鉴于国际市场近期油价波动,依据现行的成品油定价体系,自2025年7月1日24时开始,我国汽、柴油(均为标准品)的价格将分别上调235元和225元每吨。
将价格换算成每升,92号汽油、95号汽油以及0号柴油的涨幅分别是0.18元、0.19元和0.19元。截至目前,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在本年度已历经13次调整周期,在这期间,油价上调了6次,持平2次,下调了5次。
在本计价周期中,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先升后降的波动,我国参照的原油变动比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逐渐缩小。据卓创资讯的仇晓分析师分析,成品油零售价格上调政策实施后,对于消费者来说,以50升油箱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的成本将增加9元。在油耗方面,以每月行驶2000公里、每百公里油耗为8升的小型私家车为例,在7月15日24时调价窗口开启之前,消费者的用油费用预计将上升约13元。在物流行业,以每月行驶10000公里、每百公里油耗达到38升的重型卡车为例,同样在调价窗口开启前,每辆车的燃油费用预计将增加大约340元。
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先扬后抑
在本调价周期中,我国成品油批发市场的平均价格有所上升,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先是上涨,随后又有所下降,但最终整体呈现上涨的趋势。正值三季度,这是成品油的需求旺季,从需求层面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夏季出行的高峰期,加之传统旺季的到来,进一步刺激了燃油的需求,使得季节性需求得到显著提升。
隆众资讯的专家褚英斌分析称,目前汽油市场需求尚可,而柴油市场则显得较为疲软。尽管如此,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在初期持续上涨,这推动了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的迅速攀升。尽管在调价周期内价格有所回落,但由于初期价格上涨过快,整体周期内汽油和柴油的平均价格仍然被拉高,从而导致本次汽油和柴油价格的环比涨幅显著。
展望未来,随着暑假的来临,公众出游意愿上升,市场对需求的预期较为乐观;而在柴油领域,需求相对减弱,加之国际原油价格急速下跌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中下游企业的入市积极性受到压制,采购活动仅限于满足基本需求,市场资源流通速度减慢。综合这些因素,预计汽油价格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波动幅度较小;而柴油价格则面临下行压力。
金联创的分析师毕明欣提到,在本次的定价周期中,国际原油价格起初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其变动幅度呈现出正向的扩大趋势,市场消息面呈现利好,对油价产生了提振作用。另外,从需求层面来看,随着中考和高考的结束,暑假期间的利好因素开始显现,预计汽油需求将保持上升趋势;而在柴油方面,随着夏季农忙的接近尾声,以及南方地区的持续降雨,户外用油单位的开工率受到压制,导致柴油需求出现减弱的迹象。然而,得益于地缘政治形势的提振作用,市场对上涨的预期愈发强烈,国内汽柴油的批发价格因此大幅上涨,并且一些单位的批发价格已经提升至了最高销售价位。
在周期尾声,随着中东地区局势逐渐稳定,国际石油价格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这促使价格变动率显著缩小,市场消息对价格的支撑作用减弱。因此,我国汽油和柴油的价格也相应地出现了高位下降。然而,由于市场对价格上调的预期依然存在,整体油价下跌的幅度并不大。在暑假期间,汽油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同时柴油的需求可能保持稳定。随着销售周期的开启,主要销售单位面临的出货压力有望减轻。据此预测,短期内国内汽柴油的批发价格可能会跟随原油价格波动,并在较窄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国际原油价格高位回落
在本计价周期中,国际油价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效应的减弱,全球原油市场开始重新聚焦于基本面状况。目前,原油市场的基本面表现为供应量上升、需求保持稳定,但市场预期相对较弱。
欧佩克+决定自7月起每日增加石油产量41.1万桶,这是继5月和6月之后连续第三个月提升产量,此次增产量与之前两个月持平。8个成员国将在7月6日召开下一场会议,届时将确定8月份的产量策略。预计在接下来的数月内,欧佩克+将持续加快增产步伐,而原本的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计划将在2025年10月前完全取消。
目前,OPEC+的实际增产并未达到既定目标,人们正密切关注其是否会在未来加快增产步伐。目前,市场普遍预期OPEC+在8月份将继续大幅增加产量,这一预期已导致市场情绪升温,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油价产生了压力,预计国际油价可能会继续保持波动状态。
隆众资讯的成品油分析师刘炳娟分析称,尽管地缘政治局势有所缓解,从而降低了潜在的供应风险,然而,7月6日OPEC+即将召开新一轮会议,预计会议将决定在8月和9月继续实施每日增产41.1万桶的较大规模,从长远来看,这或许会对油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