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 IPO 上半年收官!177 家远超去年全年,啥情况?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A股IPO在上半年圆满落幕!6月30日夜晚,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同时受理了41家企业的首次公开募股申请,使得今年上半年接收的IPO企业总数攀升至177家,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6月份受理的IPO企业数量高达150家,占据了总数的超过八成。在这177宗IPO中,北交所成为了主要的战场,其中115宗IPO计划冲击北交所,这一比例超过了六成。观察募资总额,华润新能源以245亿元的募资规模,在上半年所有IPO项目中独占鳌头。具体到各个省份,浙江省凭借35宗IPO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北交所6月受理近百家IPO

在财报截止日期之前,上海、深圳和北京三家交易所于6月30日晚上集中接受了41家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

详细分析,在当天,北京证券交易所一次性接纳了中科仪、高义包装、菊乐股份等共计32家企业提交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这一数量刷新了单日接收企业申请的最高纪录;同时,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等5家公司的IPO申请也顺利通过了科创板的审核。此外,当日创业板和主板市场各自接收了2宗IPO的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6月份,沪深北交易所的IPO受理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根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该月三大交易所合计接收了150个IPO申请,其中北交所接收了97个,占比高达64.67%;而创业板、科创板、主板分别接收了19个、18个、16个IPO申请。

在6月份IPO申请受理高峰来临之前,今年前五个月,三大交易所总共接纳了27起IPO申请。在这之中,北京证券交易所接收了18项申请,占总数的66.67%;而创业板、科创板、主板分别接纳了2家、3家、4家企业的IPO申请。

根据数据统计,在2025年的上半年,沪深北三地交易所共接收了177起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特别在6月份,单月受理的IPO申请数量占据了总受理量的84.75%。

具体到各个板块,在这177家拟上市企业中,北交所、主板市场、创业板以及科创板分别接收了115件、20件、21件和21件申请,这些申请分别占到了总数的64.97%、11.3%、11.86%以及11.86%。

今年6月,IPO受理量显著上升,券商投行专家何南野指出,首先,北交所在过去两年中表现活跃,其市值和流动性俱佳,吸引了众多企业加速其上市进程;因此,本次6月受理的企业中,绝大多数是选择在北交所申报的。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是申报的高峰时段,这是因为A股IPO的申报要求提交过去三年或每三年一期的财务报表,而这些报表的数据仅限于截止日后六个月内有效。故此,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告数据将在今年6月30日后失去效力,若在6月底前未能完成申报,则财务数据将失效,交易所将不予受理。

ipo历年统计数量_ipo环节从受理到上市时间_

王骥跃认为,尽管今年6月IPO受理量较大,但北交所的占比超过了六成。若除去去年这一特殊年份,沪深交易所的IPO受理量实际上与往年相差无几。“IPO的节奏与市场的热度密切相关。”王骥跃这样表述。

3家拟募资超50亿元

在上半年,A股市场迎来了一家募资额超过百亿的大型IPO企业。在拟募资额的排名中,华润新能源以245亿元的首发募资额高居榜首。

据相关消息,华润新能源计划向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发起上市申请。该公司主要从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站的投建、运营与管理。此次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成本后,将主要用于推进公司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建设。

惠科股份和摩尔线程分别以拟募集资金85亿元和80亿元的规模,在上半年IPO排名中占据了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它们的IPO申请均在6月30日得到了正式受理。

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惠科股份在半导体显示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享誉全球,其核心业务涵盖半导体显示面板等关键显示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而摩尔线程公司则专注于GPU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及市场销售。

经过整理,我们发现,在上半年度受理的企业名单中,上海超硅以及兆芯集成这两家企业计划筹集的资金规模介于40亿至50亿人民币。根据相关资料,这两家公司均为科创板IPO企业,它们此次冲击上市计划筹集的资金分别大约为49.65亿和41.69亿人民币。

振石股份与沐曦股份两家公司拟募资金额位于30亿至40亿元区间。据相关资料披露,振石股份计划冲击沪市主板上市,其拟募资金额约为39.81亿元;而沐曦股份则瞄准科创板,其拟募资金额约为39.04亿元。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计划首次公开募股的企业,此次冲击上市并计划筹集资金超过10亿的企业还包括南网数字、红板科技、惠康科技等共计30家,其中9家源自科创板,9家源自创业板,11家源自主板市场,而仅有腾信精密一家来自北京证券交易所。

三省“领跑”

ipo环节从受理到上市时间__ipo历年统计数量

就地域分布而言,根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统计,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在上半年接收到的IPO企业申请数量依次为35家、33家、29家,这三地企业数量排名全国前三位。

在具体分析中,浙江省共有35家IPO企业申请获受理,其中25家企业计划冲击北交所上市,而另外3家、3家和4家企业则分别瞄准了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市场;在广东省的33家IPO企业中,分别有22家、2家、7家和2家企业选择了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作为上市目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排名前两位的IPO企业——华润新能源和惠科股份,均为广东省的企业。

北京商报记者就相关事宜拨打了惠科股份的联系电话,遗憾的是,电话那头并未有人接听。

在江苏省的29家企业中,分别有19家企业在北交所、3家在科创板、5家在创业板以及2家在主板成功完成了首次公开募股。

除了提及的三个省份之外,上海和安徽两地均以10宗IPO申请获得受理,共同位居第四;在上海,有5家企业计划冲击北交所和科创板的上市;而在安徽,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分别有6宗、1宗、1宗和2宗IPO申请。

除此之外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在2025年的上半年,北京市共接收了摩尔线程、康美特、建工资源、金万众等共计9起首次公开募股的申请,这一数量与山东省持平,共同占据了第六的位置。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A股的首次公开募股申报数量相对积极,国内IPO市场呈现回暖态势,而且港股市场自年初以来一直保持旺盛,这使得众多大型中型证券公司的业务量显著增加,行业严寒期似乎正在慢慢结束。何南野进一步指出,展望下半年,根据国内IPO的申报数量,预计业务量有望维持现状,甚至有可能实现进一步的提升。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市场预计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申报的数量和规模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预计在下半年,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整体状况将继续呈现良好的恢复趋势。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