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3日报道,据内部消息,欧洲央行部分官员已对欧元过于坚挺的现象表示忧虑,担忧其可能已达到“过犹不及”的程度。
至稿件发布时,欧元对美元汇率达到了1.1765,本周初一度触及自2021年以来的最高点,而在全年中累计涨幅接近14%。
分析指出,众多投资者为规避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纷纷将投资重心转向欧洲市场,这一举动使得欧元汇率走势出乎多数人的预料——在年初,多数市场分析师曾普遍预测欧元汇率将跌至与美元等值。
令人感到更为震惊的是,尽管美国的中央银行设定的利率远超欧洲,并且两者之间的利差还在持续扩大,然而欧元却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回升势头,这一现象打破了以往汇率走势的常规逻辑。
在辛特拉举行的欧洲央行中央银行论坛中,欧洲央行副行长路易斯·德金多斯强调,我们需尽力防止欧元过度增值。目前,汇率维持在1.18附近尚属可接受范围,然而一旦汇率超过1.20,问题将变得异常复杂。
欧元增值虽有助于降低进口成本,进而减轻国内通胀压力,然而它却可能损害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并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对于出口导向的欧洲国家来说,这种状况尤为不利。而且,欧元区正遭遇美欧贸易关系的风险,导致部分央行官员感到愈发忧虑。
一位欧洲央行的高级官员不愿透露其姓名,他指出,央行可能需要更加清晰地传达信息,强调“对欧元过强并不持欢迎态度”,否则可能会影响到通胀率低于2%这一中期目标的实现。另一位官员也坦承,欧元过于强势“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T. Rowe Price的固收部门在欧洲的首席经济学家Tomasz Wieladek表示,决策者可能原本设想欧元会逐步增值,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其升值速度过快。
Wieladek进一步指出,这主要是因为“私营部门资金流入欧洲的速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他预测,若欧元兑美元今年升值至1.25(相较于目前价格再上涨6%),欧洲央行或许需要降低利率50个基点,以此来减轻通胀和经济受到的冲击。
自今年6月份起,欧洲中央银行将利率下调至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却将政策利率保持在4%以上。按照常规逻辑,美国的较高利率本应吸引资本涌入并提升美元的价值,然而,今年这一现象并未如预期般发生。
辛特拉会议期间,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提出,美元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开始寻求其他投资渠道。她强调:“显而易见,某些平衡已被打破。”然而,她也坦言,目前尚无法确定美元是否还有恢复平衡的机会。
尽管她并未直接阐述欧元走强对货币政策的具体影响,但她明确指出:“在我们的预测过程中,汇率这一因素将被我们充分考虑。”
当前,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恰好处于2%的预定目标值,预计在明年会有所下降,暂降至1.6%。一旦欧元持续走强,再加上美国提高关税措施,欧洲央行高层官员的忧虑情绪恐怕将进一步加深。
TD证券的利率策略专家Pooja Kumra指出,欧元汇率的上涨将抑制出口,并带来通货紧缩的影响。她进一步警示,目前欧元区最担忧的是重蹈2010年代通货紧缩的覆辙。
尽管欧洲央行在汇率干预方面能施展的空间极为狭窄,一位经验丰富的政策制定者透露永川行政服务中心,全球各央行间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不应采取单方面的汇率干预措施。
他提醒大家,若未进行协商便擅自进入市场进行干预,结果必然是失败,甚至可能招致所谓的“货币战争”。此外,他还指出: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团队中有人公然提出要削弱美元这一举措。
然而,仍有投资者持乐观态度。富达国际的基金经理Mike Riddell表示,欧盟的贸易顺差巨大,这通常预示着其货币应当增值。“当前政策制定者对欧元走强的抱怨,实际上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克罗地亚中央银行行长,同时也是欧洲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的一员,武伊契奇展现出冷静的态度。他指出,欧元当前的汇率与它最初发行时的水平相仿,并且在过去的25年间,它还曾数次达到更强的水平。“目前这一汇率水平远未达到异常的程度。”
(财联社 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