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7月9日报道,一则关于“智元机器人即将接手”的消息传出,不仅使得上纬新材股价直线飙升,实现涨停,同时也为机器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到了报道截止时,恒工精密、大丰实业、宁波华翔、长华集团等公司股价纷纷涨停,而龙溪股份、豪森智能、均普智能等公司也纷纷跟涨。
7月8日傍晚,上纬新材发布通告,透露智元机器人计划收购上纬新材不低于63.62%的股权。一旦此次股权交易圆满结束,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身份将发生变更,由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有。同时,实际控制权也将易主至邓泰华手中,而核心团队成员则有稚晖君等人。
与此同时,一级市场对于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融资活动异常活跃。在本周短短几天内,已有不少于4家企业成功实现了新一轮的融资,累计融资金额高达26亿元人民币。
星海图近期成功实现了A4轮和A5轮的战略融资,总额度已经超过了一亿美元。这次融资活动得到了今日资本、美团龙珠、美团战投等机构的联合领投,参与投资的还有中金保时捷基金、襄禾资本、米哈游、无锡创投集团、亦庄国投、IDG资本、BV百度风投、凯辉基金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石智航成功获得了1.22亿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此次融资由美团战略投资领投,同时还有钧山投资、碧鸿投资、国汽投资、临港科创投、赛富投资基金以及建发新兴投资等多家机构共同参与跟投。此外,原有的投资者线性资本和襄禾资本等也在持续增加投资。
云深处公司对外公布,其成功筹集了近5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资金。此次融资主要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共同领导投资,而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前海母基金、央视融媒体基金、富浙基金、华映资本以及物产中大投资等多家机构参与了跟投。此外,钧山资本、方广资本以及深智城等原有股东也持续对其给予了支持。
星动纪元近期成功筹集了近5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鼎晖VGC与海尔资本共同担任领投方,同时,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利智能等多家投资机构参与跟投。此外,公司原有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也进行了追加投资。
在6月的下旬阶段,宇树科技与银河通用先后对外宣告,它们各自成功吸引了约7亿元人民币和超过1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传来消息,据宇树科技的相关投资者透露石家庄市神兴小学,该公司计划在科创板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具身智能产业的投资热情不断高涨。截至2025年5月,具身智能及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案例已增至114宗,这一数字超过了去年全年的77宗;同时,融资总额也突破了230亿元,达到了232亿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209亿元。在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相结合的企业在投融资活动中占据了87%的比例,成为一级市场爆发的重要推动力。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众多企业正忙于在B端和C端市场进行数据采集与调试工作,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于如导览、表演、巡检等特定场景。在B端市场,能够替代部分人力的机器人数量稀少,而真正面向C端市场的机器人产品,其批量出货的时间尚需等待。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机器人行业起初以主题投资为主,随后在软件和硬件两端陆续实现技术突破,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硬件解决方案。这使得机器人开始在简单的工业场景和特殊的用途领域得到应用,从而逐步开启了趋势投资的新篇章。市场对机器人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关注视频剪辑中的操控能力,例如特斯拉和宇树,逐渐转向对机器人智能大脑的关注,如智元,再到现在更加重视其“一镜到底”的应用效果。
分析师进一步阐述,当前众多企业正忙于B端与C端场景的数据采集与调试工作,其应用范围被限制在特定领域,如导览、表演和巡检等。在B端,能够替代部分人力的机器人数量有限,而真正面向C端的机器人产品上市仍需时日。即便是一些简单的导览科研场景订单,也可能不会持续增长。随着机器人执行任务的范畴从标准化向非标准化转变,从单一任务向复杂多元任务扩展,B端的应用落地有望过渡至商业化的深层次领域。
在市场竞争态势中,券商预测行业最终可能演变成大企业的角逐,科技巨头或许将率先实现通用型具身智能大模型的突破,而汽车制造商和大型制造企业很可能会率先实现B端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商用,同时还会保留一些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初创企业。建议关注那些具有落地潜力的通用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最新动态,例如海外的特斯拉、FIGURE、华为、小米等知名科技企业,以及具备智能驾驶技术的车厂如小鹏,还有在B端市场拥有实际应用经验的优必选(天工)、乐聚、宇树、傅利叶等公司,以及专注于具身智能大模型和生态建设的智元等企业的落地进展。
(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