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市值百强榜大揭秘!增长17.83%背后藏着啥秘密?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大河奔流,潮立中天。

自今年起,A股市场风云变幻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一方面,受关税波动影响,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另一方面,DeepSeek事件导致中国资产价值重新评估,以成长性和金融业为两极的“哑铃型”投资策略愈发盛行。

总体而言,得益于一系列新政策的推动,A股市场呈现出震荡上行的态势。到了2025年6月30日,新一届的中市值百强榜单正式发布,榜单中企业的总市值达到了41.63万亿元,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即2024年6月30日)的35.33万亿元增长了17.83%。

随着百强榜画卷次第铺展,资本江湖再换人间。

百强榜中,有70家企业排名提升。

市值突破万亿的“巨龙”阵容中,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位新成员的加入,使得总数增至10家。这10家“巨龙”的总市值占据了总榜单的40%,凸显了明显的头部效应。工商银行以2.54万亿元的市值稳居榜首,较去年同期实现了33.31%的增长。

“大龙”的规模从106席扩大到129席,这一变化使得百强榜上最低市值门槛(即第一百名)从去年的1111亿元增加到了今年的1296亿元,增幅高达近200亿元。这一变化也使得中国交建、中国中免、片仔癀、申万宏源等龙头企业未能进入榜单。

爱尔眼科、蓝思科技、三花智控等科技巨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股价涨幅超过20%,成功突破千亿市值门槛,却依然未能跻身“百强榜”。

在榜单之外,共有133家公司的市值超过了500亿元,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家。这其中,包括润泽科技、ST华通、新诺威以及生益科技等新晋“中龙”企业,它们在过去一年中的股价涨幅分别高达106.91%、223.03%、104.88%以及47.08%。

_股市洗牌_股市狂涨

宁王、迪王跻身万亿巨龙俱乐部

华山之巅,科技新锐与传统豪强交锋。

观察前十名榜单,中央和国有企业依旧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稳居前三甲,而贵州茅台则从之前的第二位下滑至第四位,另外,央企巨头中国移动和中国石油分别位列第五和第七,而中国银行与招商银行则分别占据了第六和第八的位置。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迅速跨越万亿市值门槛,超越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金融巨头,成功跃升至百强榜单的第九、第十位次,成为前十名榜单中的新成员。

在过去的一年里,宁德时代的市值实现了46.16%的增幅,比亚迪的市值涨幅则高达47.64%。截至6月30日,宁德时代的总市值已达到1.16万亿元,而比亚迪的总市值则为1.01万亿元。

作为中国新能源领域的代表、国际动力电池产业的佼佼者,这两家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彰显出显著的优势。

2025年第一季度,尽管行业整体增速有所减缓,宁德时代依然取得了显著成绩,其营收达到了847.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18%。此外,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也实现了139.63亿元的佳绩,同比增长32.85%。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的毛利率也实现了显著提升,达到了24.4%。在2025年的前两个月,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有率高达38%,在欧洲市场的占比更是达到了43%,这一成绩远超了竞争对手。

今年5月20日,宁德时代在港交所主板成功挂牌(股票代码:03750.HK),正式跻身“A+H”股上市公司行列。上市首日,其股价最高触及311.4港元,市值最高攀升至1.4万亿元,成为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项目。

比亚迪同样表现不俗,上半年的市值一度攀升至1.4万亿元。在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约100.08万辆,同比增长了59.81%,短短三个月便实现了不少合资车企全年的销量目标。而在今年四月,比亚迪在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越了特斯拉。

在报告期间,比亚迪业绩逆势飞扬,其总营业收入达到了约17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35%;净利润更是高达91.55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100.38%。

_股市洗牌_股市狂涨

中航成飞、寒武纪千亿大龙“飞升”

江湖风起云涌,百强榜之争愈发激烈。

尽管在百强榜单中,有70家公司的市值呈现上升态势,然而,真正实现排名上升的仅有56家,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并购重组、业绩的显著提升以及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在这56家企业中,有14家是新加入的成员,而其中排名提升最为迅速的包括了中航成飞、同花顺以及寒武纪-U。

去年六月底,中航成飞(原称中航电测)的总市值大约为267亿元,在A股所有公司中位列第433位。到了今年一月,中航电测成功并购了成飞集团,公司名称也随之变更为中航成飞,其规模迅速扩大,市值亦显著增长。

今年五月,中航成飞的股价在短短四个交易日里实现了超过60%的惊人涨幅。到了六月三十日,该公司的市值已经攀升至23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十倍,A股总市值排名也因此迅速攀升至第45位。

寒武纪-U的市值增长与人工智能行业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去年同期的市值达到了827.65亿元;当时它还未跻身百强榜单;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其排名仅为142位。自2022年起,GPT技术迅速走红,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加大算力投资力度。在此背景下,寒武纪-U作为我国AI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是国内为数不多在先进集成电路工艺(例如7nm工艺)下拥有复杂芯片设计经验的公司之一。业界普遍预测,该公司有望在本次国产算力建设中获得显著收益。

近两年,寒武纪-U的股价呈现出显著上涨趋势,到了今年年中,其总市值已攀升至25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3.39%,市值排名也因此跃升了百名,达到了第40位。

得益于去年9月24日新政策的推动,资本市场迎来了一波新的行情,同时行业并购和整合步伐加快,使得同花顺、华泰证券、国泰海通等证券及金融企业的市值实现了显著增长。

在过去的一年里,同花顺的股价大幅攀升,涨幅高达163.27%,使得其总市值飙升至1467.70亿元,排名也因此跃升131位,成功跻身百强榜,位列第86位。进入2024年,同花顺的营业总收入达到了41.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7.47%;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了18.23亿元,同比增长了30.00%。

国泰君安在去年同期市值达到了1116亿元,位列百强榜的第99名。进入今年4月,国泰君安成功并购了海通证券,而海通证券在退市前市值稳定在1360亿元。合并后的国泰海通,截至6月30日,其总市值已增至3109亿元,并在百强榜中的排名上升至第34位。

除此之外,诸如药明康德、百济神州-U等前沿的创新药物研发企业不断取得显著成就,其发展势头极为强劲,其中药明康德和百济神州-U的排名分别从前一位上升至第56位和第52位,涨幅分别为47名和45名,充分展现了该行业高增长态势的上升轨迹。

能源、白酒集中“跌榜”

硝烟弥漫,行业门派分野更显玄机。

银行业红利股持续上涨,科技类企业市值稳步提升,然而在此过程中,某些“门派”却选择退出市场,尤其是那些在能源和白酒领域排名下滑的板块,其表现尤为突出。

兖矿能源、国投电力、华能国际、宝丰能源、三峡能源等能源企业,包括煤炭和电力行业,均未能在百强榜单中保持位置,其中兖矿能源的下滑尤为显著。去年,该公司的总市值高达1458亿元,位列第70位,而今年年中,其市值锐减至1016亿元,排名亦随之大幅下跌,从第70位跌至第134位,跌幅高达30%,排名下降了64位。

此外,尽管这些企业并未跌出排行榜,然而陕西煤业、中国核电、国电南瑞、中国广核、中煤能源等涉及能源领域的公司,其排名却均出现了超过10位的下滑。

自2024年起,我国动力煤价格持续波动并总体呈下降趋势,导致众多企业业绩纷纷下滑。以兖矿能源为例,受煤价下跌影响,该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业收入为3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3.5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7亿元,同比下降了27.89%。

白酒行业面临盈利空间缩小、产量减少、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导致众多酒企股价及市值排名遭受冲击。其中,贵州茅台的排名从第二位跌至第四位,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的市值排名分别下滑了4位、23位、28位。洋河股份更是从去年同期的91位滑落至百强榜之外,总市值缩水至972亿元,市值排名降至140位。

化工产品市场波动显著,受到庞大的生产能力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影响,万华化学的排名从第31位下滑至第67位。

此外,尽管中国交建的总市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有限,甚至略有上升,增长了1.06%,然而,由于A股企业整体市值上升以及部分行业龙头企业的股价快速攀升,公司的排名却从去年的第88位下滑至第101位,遗憾地与百强榜单失之交臂。

_股市狂涨_股市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