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投资少烦恼
近期,《深圳市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正式发布并付诸实践,同时设立了总资金量达到50亿元的“赛米产业私募基金”,通过“政策扶持与资本投入”的双重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和优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为促进全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全面提升,打造健全的产业生态系统,并增强该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本《若干措施》在多个关键领域提出了具体支持策略,包括:推动高端芯片产品的研发突破、强化芯片设计阶段的流片支持、加速EDA工具的广泛应用、攻克核心设备和相关零部件的技术难关、实现关键制造和封装材料的创新突破、提高高端封装与测试的技术水平、加快化合物半导体技术的成熟化进程。这些举措共计10条,旨在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助力。
《若干措施》明确指出,需充分运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角色,通过实施研发支持、专项资金投入、技术推广应用等普遍性政策,引导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实现有效对接,进而促进构建一个稳定且高效的协同发展模式。在核心关键领域,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增强政府的引领作用,持续调动市场的生机与社会的创新潜能,增加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功能有效融合。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即“赛米产业私募基金”,在5月份已经顺利完成了工商登记注册的手续。该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50亿元,投资方向将集中于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的重点项目以及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同时也会支持那些对深圳市半导体产业链的完善具有显著贡献的项目。其核心目标是围绕深圳集成电路重大制造项目集群,进行产业链的构建、补充、强化和延伸,致力于打造一个“自主可控、高效协作、紧密配套”的本地化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深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吸引了海思半导体、记忆科技、中兴微电子、比亚迪半导体等众多知名企业入驻。这些企业涉及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设备、材料等多个关键环节,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在今年上半年,深圳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了规模性的增长,达到了1424亿元,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6.9%。
深圳市近期推出了众多激励措施,持续增强对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行业的扶持,依托政策的精准、全面和远见,已将其打造成为资本与科技交融的“强大引力场”。前瞻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揭示,至2025年3月,深圳的龙华、龙岗、宝安、南山以及福田等区域,纷纷针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实施了多项产业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资金补助、技术研究的奖励措施,以及人才引进的激励手段,旨在促进该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这一领域,深圳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布局。该市陆续设立了南山智园、深圳湾科技园等产业集聚区,这些区域吸引了众多杰出企业,并使它们得以集中,从而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进步搭建了关键平台。前瞻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揭示,到了2025年4月,深圳已吸引了50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的上市公司,14家独角兽企业,以及超过200家的专精特精小巨人企业。由此可见,深圳市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方面的竞争力极为突出。
深圳市的科技创新领域中,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肩负着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使命,而且拥有庞大的市场前景和投资吸引力。当前,各个区域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已相继出台了有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计划,为投资者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该报告进一步强调,依据深圳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区域发展规划永川行政服务中心,宝安区旨在2025年前打造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汽车级、人工智能以及可穿戴芯片产业创新集群,预计届时产值将超过1200亿元,增加值将超过280亿元;而南山区与福田区则将聚焦于高端芯片设计领域,力求在高端芯片设计方面取得关键突破,以加强深圳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坪山区被确立为硅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聚集地,预计到2025年,该区域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的总产值将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来源:证券时报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