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称北京亦庄,将不久后发布全市首个专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设计的贷款风险补偿措施。该政策将提供最高3000万元的贷款额度,并将风险补偿比例提升至50%。此外,还首次引入了银行与担保机构分担风险的机制,旨在有效解决科创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为充分展现先行先试的成效,持续锁定科技创新领域,深化政银企合作机制,促使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流向区内企业石家庄市神兴小学,经开区出台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银行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成为全市首个专门针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补偿政策。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披露,《实施方案》针对区内科技创新型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和成本高昂的问题,通过运用精准高效的财政金融手段,切实缓解企业融资困境,并助力科技创新,这标志着在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一次新尝试。该方案具有政策支持更加精准、补偿力度显著增强、引入银行担保分担风险业务、以及更有效控制企业总负债等四大显著特点。
在政策扶持层面,《实施方案》在经开区风险补偿政策的基础上,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其全生命周期中的具体需求,将扶持对象调整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从而进一步拓宽了政策的受益范围。同时,贷款的最高额度也从原先的1000万元提升至3000万元,与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相匹配,加大了支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银行信贷资源向经开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倾斜。需切实提升合作银行对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承受能力,以此加强合作银行对这类企业的信贷信任,确保合作银行敢于、愿意、能够且善于提供贷款,持续为经开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壮大输送更多高品质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在补偿力度上,该政策采用风险补偿机制,主要针对经开区内的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合作银行备案的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以及应收账款质押贷款项目,其补偿比例从不良贷款本金余额的30%(即基础风险补偿比例)开始,对于有效期内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包括国家级和北京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内的企业,补偿比例可提升至40%,最高可达50%。
除此之外,《实施方案》采纳了银担分险业务中的风险补偿机制,确保了风险责任的政府资金作为后盾,同时也有效消除了银行机构在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授信服务时的顾虑,这对拓宽银担分险合作的切入点大有裨益,并且促进了银行机构与政府背景的融资担保公司之间的合作力度。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北京市的银担分险业务中,风险承担遵循“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与省级担保、再担保基金(机构)各承担80%,银行机构至少承担20%”的“2:8”分摊机制。具体而言,该政策将借助风险补偿机制,对经开区银担分险业务所涉及的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以及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多种贷款项目进行扶持,其中,经开区将承担银行原本应自行承担的20%风险。
依据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风险补偿措施,金融机构对某单一企业的贷款额度设定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内,且在放款前或放款后的10个工作日内,通过《征信报告》所体现的该企业尚未偿还的国内外币贷款总额(包括本笔贷款)不得超过5000万元,此举有助于增强政策服务的有效性,推动银行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小企业,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带来的利益,让区内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
据了解,自2023年12月起,北京经开区率先实施了全市首个小微企业风险补偿措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通过设立总额达1亿元的“风险补偿资金”,对区内合作银行机构中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以及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三种不良贷款项目的本金余额提供30%-40%的风险补偿。此举旨在支持合作银行为那些缺乏合格抵押品、质押品或难以引入第三方担保的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服务,从而有效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便捷性。自政策实施至今已满一年,经开区的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计划已与18家银行达成合作,备案项目总规模突破了20亿元,这一增长幅度比2023年同期相同业务增长了55.28%。同时,北京市的专精特新小型企业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关键企业的备案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实现了显著的增长。
今年,北京经开区对《办法》进行了修订,旨在通过此举,激发银行加大对其区内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热情。此举不仅旨在优化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相关流程,还确保了与各合作银行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政策实施得到了加强。特别是,将银行申请不良补偿时所需的《征信报告》期限从放款前或放款后的5日延长至10日,此举为合作银行提供了更充裕的业务操作时间,确保政策能够得到切实执行。
经开区将不断依靠风险补偿机制,持续探索扩大风险补偿资金池的使用边界,与金融机构共同推进金融领域的“五篇大文章”,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通过高水平的金融支持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切实提升经开区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满意度,为经开区建设新质生产力示范区提供强劲的金融动力。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