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明确“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到底能起多大推动作用?这里面问题可值得深挖
新规发布意义重大
此次创业板所发布的《指引》足足有13条内容,就把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适用“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这事方方面面都确定了下来。啥范围能适用,具体认定标准是咋样的,信息披露要咋要求,中介机构核查啥,募集资金咋监管等等,一个不落。这么精细的规定,分明就是针对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特点,就是想尽办法支持科技创新,提高募资的使用效率。2024年,在这制度新规之下,能促进不少企业更好更强发展!
认定标准具体明确
《指引》专门针对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的企业适用。它那些认定指标可以具体量化,政策一下子就更清晰透明能看得明白了。尤其是对高研发投入企业,规定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得在15%以上。而且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研发投入”认定都没研发人员占比的要求,这跟首发上市板块定位那是一样的思路,到了具体操作流程,方便多了!
底线要求保障质量
一方面没有了一些无关的条件限制,另一方面其实对一些大公司在研发占比这儿又加了底线要求。就好比适用研发投入不低于3亿元标准的上市公司,就得新增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3%,这么做就是不能让企业光靠规模大就符合“高研发投入”,一定得保证投入研发是实打实有效的,保障咱们这个研发投入的质量!要问2024年什么样企业真搞创新发展,看这标准下的公司!
融资灵活助力企业
现在创业板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它们占比超过六成,都还在快速成长期。这些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来打通创新、产业、人才这些链条。但是它们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钱主要花在非资本性支出上,所以特别需要资金灵活使用。认定标准一明确,符合标准企业就不受30%补流比例限制,不用提前规划资金项目,融资灵活性大增石家庄市神兴小学,这就是给科技型企业在2024年注入一剂活力针能好好搞研发!
战略产业集中受益
照投行人士了解情况,经初步测算符合标准的上市公司一共200多家。这些企业大多数都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里扎堆儿。因为这些产业的特点太契合轻资产、高研发投入了。这一次政策调整明显就是给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东风!尤其2024年上半年,随着指引落地或许能看到这些企业更多研发创新成果!
创新成色有望提升
“高研发投入”认定严格设定后,就把门槛抬起来了保证真正有研发实力创新能力的企业进入这个范围。这就巩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水准。《指引》把研发投入的量和占比下限都明确提高了许多,超过了目前中间水平,就是想推动那些创新厉害的企业二次腾飞,在2024年带领产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家觉得,这些新规实施最终到底能让创业板几家欢喜几家愁呢 ? 觉得内容有用请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