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股市,金麒麟分析师的研报是您的首选,其内容权威、专业、更新迅速、覆盖全面,助您发现蕴藏的潜在投资主题与机遇。
(宇树科技官网截图)
《中国时报》网站记者石飞月,就此事进行了北京地区的采访报道。
近期,记者在一家知名二手交易网站上观察到,一度供不应求的宇树人形机器人,现在却有不少商家以折扣价出售。原本售价高达9.9万元的G1型号,现在仅需五六万元就能购得二手产品。此外,曾经日租金超过1万元的机器人,现在价格也降至3000多元。商家表示,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市场上同类产品增多,而根本问题则在于人形机器人的实际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可。
自今年春晚上一曲成名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宇树科技迅速崛起,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其资本价值亦持续上升。近期,该公司获得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额外投资。据IT桔子数据披露,此轮融资后,宇树科技的估值已高达130亿元,资本价值再次攀升。此外,公司更名及传闻即将登陆科创板的消息,也透露出其筹备上市的意图。
从企业运营的视角分析,宇树科技所获得的资本关注并非空穴来风。该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兴兴不久前公开表示,宇树科技在去年的营收额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此外,相关机构公布的数据也证实了该公司生产的机器狗市场表现十分抢眼。尽管如此,宇树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仍遭遇了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行业挑战,有行业专家指出,在未来的1至3年时间里,人形机器人尚不具备广泛应用的必要条件。
商业化场景有待拓展
春晚上一曲成名之后,宇树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了新的商业机会——租赁服务。今年二月,该人形机器人的日租金普遍超过一万元,具体金额有1.1万元和1.6万元不等,部分套餐包含运输和工程师服务费用,而部分则需额外支付。即便只是租赁,预定也需排队等候。一家自称是宇树科技经销商的商家向记者透露,租赁服务需提前10天缴纳排队费用,并且他们表示宇树科技的库存已经告罄。
在品尝到一夜成名的喜悦之后,宇树科技并未停下对外展示自身技术的脚步。今年上半年,王兴兴在其个人账号上多次发布了宇树人形机器人的一系列技巧演示,包括鲤鱼打挺、720度旋转踢等高难度动作。而在今年5月,宇树科技更是参与了《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中的机甲格斗擂台赛,向世人展示了其旗下机器人的出色格斗实力。
自2月份的热潮消退已有五个月,宇树人形机器人的租赁市场是否依旧热度不减?记者在一家二手交易平台上观察到,当时日租金超过一万元的行情已显著降温。北京的一家商家向记者透露,其报价已降至每日3000元,而另一家商家则表示:“3000元亦可接受,现在客户更注重价格比较,具体费用将根据工作量而定。”” 他们对于租金价格下跌的解释非常一致:“机器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某二手平台上仍有大量二手宇树人形机器人的销售信息,其中原价高达9.9万元的G1型号,仅需5万或6万元左右即可购得。这些销售者包括个人和公司:有位销售者透露,他们购买机器人是为了让孩子体验新事物,但新鲜感很快消退,因此现在以折扣价出售;另一些销售者表示,他们并未使用所购机器人,因此选择降价出售;还有一位销售者称,他们公司购买宇树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拍摄视频和表演,但现在不再需要,打算将其处理掉。
存在一些自诩为宇树科技官方代理商的个人或机构,其中有一家向记者透露,该公司目前主要专注于销售产品,已不再提供租赁服务。此外,他们提供的全新现货价格甚至低于官方定价。“目前我们手头项目众多,工作繁忙,涉及的项目领域包括学校、展览馆等多种场景,同时我们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并致力于机器人的二次开发。”
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根本缘由,实际上并不复杂,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尚待进一步拓展,诸如新店开业时的游行宣传、广告吸引顾客、商场活动的策划、企业年会的组织、科技展览的展示、商业活动的参与、汽车展览的引流等B端领域,其中部分应用场景缺乏持续性,且人形机器人在面向消费者的C端市场中功能表现尚显不足。
王超,作为文渊智库的创始人,向《华夏时报》的记者透露,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主要用途还仅限于科技展示和教育领域。这些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尚未达到工业应用所需的可靠性标准,因此在接下来的1至3年内,它们还不具备大规模投入使用的条件。此外,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前景,王超表示存在一定的担忧。
宇树科技虽因人形机器人而声名远播,然而其最初推出的产品却是四足机器人,亦即所谓的“机器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论是价格还是实际功能,机器狗似乎都更易于被市场所接纳。媒体援引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4年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年销量达到了2.37万台,这一数字占据了全球市场的69.75%,而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在2024年实现了交付量超过1500台的新突破。
近日,首程控股在对外公布对宇树科技的新一轮投资时透露,宇树科技近期在多个领域,如城市巡查、教育研究、紧急救援、特殊作业以及消费娱乐等,成功实现了产品的商业化应用。该公司在自主研发底层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其自主研发比例已超过95%。
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举办期间,王兴兴对宇树科技的最新情况进行了披露,他指出,该公司的年度收入已突破数亿元,员工总数大约在千人左右。
资本价值进一步上升
春晚的参与使得宇树科技声名鹊起,与此同时,公司整体的发展态势也颇受瞩目,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吸引了众多资本的广泛关注。
IT桔子提供的数据表明,宇树科技在完成最近一轮融资之后,其估值已经达到了130亿元人民币。近期,首程控股公布了一则消息,称其子公司首程资本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对宇树科技进行了额外的投资,但并未公开具体的投资数额。
自2024年对宇树科技进行投资以来,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再度伸出援手。根据首程控股发布的公开信息,这次增资将助力宇树科技进一步完善研发架构,提速核心技术的产品转化,促进其在行业中的应用推广,并推动整个机器人产业链的整合与提升。
上个月,宇树科技的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进行了确认,表示公司已经成功完成了C轮融资。据相关媒体报道,这笔融资的交割实际上是在去年年底开始的。此次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的投资基金、腾讯公司、锦秋基金、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以及吉利资本共同牵头进行,而且大部分的老股东也参与了跟投。
天眼查的统计表明,截至目前,宇树科技成功吸引了10轮融资,投资方阵容相当雄厚,不仅涵盖了之前提及的知名企业,还囊括了红杉中国、顺为资本、经纬创投等众多专业投资机构。此外,就在上个月,宇树科技对其注册资本进行了调整,由原先的288.9万元增至3.64亿元。
与此同时,宇树科技显现出即将上市的端倪。在今年的5月份,该公司向其合作伙伴发出通知,表明为了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称已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一举动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在为上市进行筹备。近期,有关宇树科技将在科创板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华夏时报》的记者向宇树科技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核实,但对方对此事表示并不了解。
今年四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杭州访问期间,参观了宇树科技。当被问及公司是否有计划在香港上市时,王兴兴回应称,未来或许会有这样的可能性,但尚未确定。他指出,宇树科技致力于拓展全球市场,在香港也设有业务,且合作机会丰富。李家超对此表示支持,并鼓励宇树科技在香港拓展业务,同时承诺香港特区政府将提供必要的支持。
在中国大陆,科技企业若选择上市,首选之地无疑是科创板,紧随其后的是港股市场。科创板在多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它不仅是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而且吸引了大量本土资金,对高科技企业尤为关注;此外,诸如宇树科技这样的企业,若扎根于浙江省,将更有机会获得政府的多重资源支持,这其中包括地方政府给予的重点支持。王超向本报记者透露,尽管港股享有资金自由流动以及国际投资者广泛参与的诸多优势,然而其市场规模以及资金配置却明显不及A股市场中的科创板。以企业在二级市场的增长潜力为例,寒武纪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尽管宇树科技有望在科创板或港交所挂牌,王超却指出,其上市后的表现或许不会一帆风顺。因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正遭遇难题,所以即便一开始有大量资金介入,但随着市场的逐步冷却,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热度已显著下降,公众对其的认知逐渐回归理性。若招股过程延长至年末,那时市场对于具身智能领域的热情或许已经降至冰点,这无疑会对公司的上市估值及股价走势产生负面影响。目前,行业内的泡沫正在逐渐消散,宇树科技或许将面临一个较为不利的市场环境窗口。